时间: 2025-05-19 07:49:55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19 07:49:55
作者:释清远〔宋代〕
湛湛寒溪叠叠山,息阴投老得身闲。
武陵花好春常在,渔棹歌清事不关。
眼底儿孙从富贵,樽前鬓发任斑斑。
天机日有真消息,频许禅僧共往还。
清澈的寒溪流淌,山峦重重叠叠;在这里,我在阴凉处安静地度过晚年,享受悠闲的生活。
武陵的花朵绽放,春天常在,渔舟唱着悠扬的歌,完全与世无争。
眼里看到的是儿孙们的富贵荣华,而我在酒樽前,头发却已斑白。
天机日渐显露真实的消息,常常邀请禅僧来此交流。
作者介绍:释清远,宋代僧人,生平事迹不详,通常以诗歌表现其寄情山水、抒发隐逸生活的情怀,具有浓厚的禅意。
创作背景:该诗写于作者隐居之时,表达了他对宁静生活的向往和对世俗纷扰的超然态度。时代背景上,宋代社会经济繁荣,但士人对于名利的追求与内心的矛盾使得许多隐士更向往自然,追求心灵的宁静。
此诗通过描绘自然景色和个人生活,展现了作者对隐逸生活的热爱及从容淡定的人生态度。开篇的“湛湛寒溪叠叠山”描绘出一种清幽静谧的自然环境,给人一种心灵的沉静;而“息阴投老得身闲”则更进一步,表现了作者悠闲自得的生活状态。接着,作者提到“武陵花好春常在”,暗示不论世事如何变迁,内心的宁静与自然之美始终存在。
“眼底儿孙从富贵,樽前鬓发任斑斑”则反映出作者对家族财富的平淡态度,尽管亲人享受荣华富贵,但他更关注的是个人的内心世界与生活的真实。最后提到“天机日有真消息”,显示出作者对生命真谛的思考和禅理的领悟,让整首诗在清新自然的外表下,透出深厚的哲理。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诗中运用了比喻与对仗等修辞手法,如“湛湛寒溪叠叠山”的叠字,增强了诗的节奏感,形成了优美的意象。
主题思想:整首诗传达了对隐逸生活的赞美,表达了对自然的深切热爱和对世俗繁华的淡泊态度,体现了作者的禅意与哲思。
诗词测试:
这首诗的作者是谁?
A. 李白
B. 释清远
C. 杜甫
D. 王维
诗中提到的“武陵花”象征什么?
A. 财富
B. 自然之美
C. 荣华富贵
D. 时间的流逝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比较释清远的《题陈子美息阴堂》和王维的《鹿柴》,同样描绘自然风光与隐逸生活,但王维的诗更侧重于孤独与渴望,而释清远的诗则带有对生活的满足与哲理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