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13:18:48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13:18:48
托宿依山寺,开帘薄雾封。
山声摇海月,客梦入秋钟。
泉落赴幽谷,鹤归巢古松。
缅然二三子,遥隔数青峰。
在山寺中借宿,轻轻拉开窗帘,薄雾笼罩。
山间的声音伴随着海上的月光,
客人的梦境随着秋钟的声响而进入。
泉水流淌向幽深的山谷,白鹤归巢于古老的松树。
回想起那几位朋友,彼此之间却隔着数座青峰。
这首诗没有明显的历史典故,但“鹤”在中国文化中常代表高洁和长寿,常用以象征志趣高远的志向或生活。诗中提到的“秋钟”可以引申为岁月的流逝,暗示着生命的无常与思念的情感。
谢长文,明代诗人,以其清新俊逸的诗风而著称。他的诗作多描绘自然景色和抒发个人情感,常体现孤独和思乡之情。
这首诗可能创作于谢长文在某个山寺中的旅途中,反映了他在自然环境中所引发的思考与情感,尤其是对友人的思念之情。
这首诗在整体上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出一种宁静而又深邃的氛围。开头的“托宿依山寺,开帘薄雾封”,描绘了一幅朦胧的山寺图景,给人一种静谧而神秘的感觉。薄雾的存在,使得整个画面显得更加幽静,仿佛隔绝了外界的喧嚣,营造了一种闲适的氛围。
接下来的“山声摇海月,客梦入秋钟”表现了自然与人心的交融。山间的声音和海上的月亮交相辉映,营造出一种和谐的意境。诗人通过“客梦”这一意象,将内心的思绪与自然界的声音结合在一起,表现出一种身处自然中的孤独与沉思。
“泉落赴幽谷,鹤归巢古松”则展现了自然的流动与生命的归属。泉水流向幽深的谷地,象征着生命的归宿;而鹤的归巢则更加强调了对安宁和归属的渴望。
最后一句“缅然二三子,遥隔数青峰”则是对友人的思念,表现出一种遥远的距离感和内心的孤寂。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致的自然描写和深刻的情感表达,展现了诗人对友人的思念以及对自然的深刻体悟。
诗歌表达了对自然的热爱和对友人的思念,体现了孤独与归属感的对比,营造出一种既宁静又深邃的情感氛围。
诗中“托宿依山寺”意指:
A. 在山中游玩
B. 在山中的寺庙借宿
C. 在山上建房
D. 在山中种田
“鹤归巢古松”中的鹤象征:
A. 财富
B. 忍耐
C. 高洁与归属
D. 快乐
诗中提到的“二三子”指的是:
A. 朋友
B. 家人
C. 同事
D. 不认识的人
谢长文与王维的《山居秋暝》:
谢长文与杜甫的《月夜忆舍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