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4 15:23:05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4 15:23:05
《寓榄溪寄妙峰上人且问海云近信 其二》
作者: 谢长文 〔明代〕
秋雨沿溪路,新晴记此时。
稻花香缥缈,磴草绿逶迤。
茗椀山光入,藜床石翠支。
雷峰频极目,幽梦久相期。
在秋雨绵绵的溪边小路上,刚刚放晴的天空让我记起此时的情景。稻花的香气在空中弥漫,溪边的草地一片青翠,蜿蜒而延伸。茶杯中的山光映入眼帘,石桌上的翠色支撑着我的身心。雷峰山的景色常常映入我的眼帘,我与那幽幽的梦境已久未见。
作者介绍:谢长文,明代诗人,生平不详,作品多以自然景物和人文情怀相结合,风格清新脱俗。
创作背景:此诗创作于秋季,恰逢稻谷成熟之际,诗人可能在此时思念友人,表达对自然的欣赏及内心的宁静与期盼。
本诗描绘了秋天溪边的美丽景色,诗人通过细腻的观察与感受,将自然的清新与内心的宁静融为一体。开篇“秋雨沿溪路”便引入了一个清新而略带忧伤的画面,雨后的宁静与清新令人心生向往。接着,诗人通过稻花的香气和草地的翠绿,展现了秋天丰收的喜悦与生命的活力,这种自然景象不仅是外在的,更反映了诗人内心的平和与满足。
“茗椀山光入,藜床石翠支”,通过茶与石的意象,诗人表达了对宁静生活的向往,似乎在暗示自己在繁忙的社会中也渴望一处安静的栖息之所。而“雷峰频极目”,则通过雷峰山的意象,表达了对友人的思念与期盼,令人感受到一种遥远的联系与梦境的美好。整首诗在自然的描写中,流露出对生活的感悟与对友人的关怀,情感真挚而自然,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诗歌通过描绘自然景物,表达了对生活的热爱、对宁静的追求以及对友人的思念,情感深邃而温暖。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描写的季节是哪个?
A. 春季
B. 夏季
C. 秋季
D. 冬季
诗中提到的“雷峰”指的是哪个地方?
A. 北京
B. 杭州
C. 苏州
D. 南京
诗人对友人的感情是怎样的?
A. 思念
B. 忘记
C. 讨厌
D. 竞争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以上为谢长文《寓榄溪寄妙峰上人且问海云近信 其二》的详细解析,希望对您理解这首诗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