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安字典

《何满子》

时间: 2025-05-21 04:01:38

诗句

寂寞芳菲暗度,岁华如箭堪惊。

缅想旧欢多少事,

转添春思难平。

曲槛丝垂金柳,小窗弦断银筝¤

深院空闻燕语,满园闲落花轻。

一片相思休不得,

忍教长日愁生。

谁见夕阳孤梦,觉来无限伤情。

无语残妆澹薄,含羞亸袂轻盈。

几度香闺眠过晓,

绮窗疏日微明。

云母帐中偷惜,水精枕上初惊¤

笑靥嫩疑花拆,愁眉翠敛山横。

相望只教添怅恨,

整鬟时见纤琼。

独倚朱扉闲立,谁知别有深情。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21 04:01:38

原文展示

寂寞芳菲暗度,岁华如箭堪惊。缅想旧欢多少事,转添春思难平。曲槛丝垂金柳,小窗弦断银筝。深院空闻燕语,满园闲落花轻。一片相思休不得,忍教长日愁生。谁见夕阳孤梦,觉来无限伤情。无语残妆澹薄,含羞亸袂轻盈。几度香闺眠过晓,绮窗疏日微明。云母帐中偷惜,水精枕上初惊。笑靥嫩疑花拆,愁眉翠敛山横。相望只教添怅恨,整鬟时见纤琼。独倚朱扉闲立,谁知别有深情。

白话文翻译

孤独中,芬芳悄然流逝,岁月如箭般飞逝,令人惊心。回忆起过去的欢乐,增添了春天的思念,难以平复。弯曲的栏杆上,金色的柳枝垂下,小窗边,银筝的弦断了。深深的庭院中,只有燕子的叫声,满园的花瓣轻轻飘落。一片相思之情无法停止,忍受着长日的忧愁。谁看见夕阳下的孤独梦境,醒来时无限伤感。无言中,残妆淡薄,含羞地轻轻摆动衣袖。几次在香闺中睡到天明,绮窗透进微弱的阳光。在云母帐中偷偷珍惜,在水晶枕上初次惊醒。笑容嫩如花瓣初开,愁眉紧锁如山峦横亘。相望只会增添怅恨,整理发髻时见到纤细的美玉。独自倚在朱红的门扉上闲立,谁知道别有深情。

注释

  • 芳菲:指花草的香气,这里比喻美好的时光。
  • 岁华如箭:比喻时间流逝迅速。
  • 缅想:深切地回忆。
  • 曲槛:弯曲的栏杆。
  • 金柳:指柳树,因其枝条柔美如金丝。
  • 银筝:一种古代的弦乐器。
  • 燕语:燕子的叫声。
  • 相思:思念远方的人。
  • 残妆:指女子卸妆后的样子。
  • 含羞:带着羞涩。
  • :衣袖。
  • 香闺:女子的卧室。
  • 绮窗:装饰华丽的窗户。
  • 云母帐:用云母装饰的帐子。
  • 水精枕:水晶枕。
  • 笑靥:笑容。
  • 愁眉:紧锁的眉头。
  • 纤琼:细小的美玉。
  • 朱扉:红色的门扉。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毛熙震,唐代诗人,生平不详,但其诗作流传至今,风格多以婉约细腻著称,善于描绘女子的心理和情感。

创作背景:这首诗描绘了一位女子在春日里的孤独和思念,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绘,表达了女子对过去欢乐时光的怀念和对远方人的深深思念。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一位女子在春日里的孤独和思念。诗中,“寂寞芳菲暗度”和“岁华如箭堪惊”开篇即展现了时间的无情和女子的孤独感。通过对“曲槛丝垂金柳”和“小窗弦断银筝”的描绘,进一步加深了女子的孤独和寂寞。诗中的“深院空闻燕语”和“满园闲落花轻”则通过自然景物的描绘,增强了诗的意境和情感的表达。整首诗情感深沉,语言优美,通过对细节的精心描绘,展现了女子内心的复杂情感和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寂寞芳菲暗度:寂寞中,美好的时光悄然流逝。
  2. 岁华如箭堪惊:岁月如箭般飞逝,令人惊心。
  3. 缅想旧欢多少事:深切地回忆过去的欢乐。
  4. 转添春思难平:增添了春天的思念,难以平复。
  5. 曲槛丝垂金柳:弯曲的栏杆上,金色的柳枝垂下。
  6. 小窗弦断银筝:小窗边,银筝的弦断了。
  7. 深院空闻燕语:深深的庭院中,只有燕子的叫声。
  8. 满园闲落花轻:满园的花瓣轻轻飘落。
  9. 一片相思休不得:一片相思之情无法停止。
  10. 忍教长日愁生:忍受着长日的忧愁。
  11. 谁见夕阳孤梦:谁看见夕阳下的孤独梦境。
  12. 觉来无限伤情:醒来时无限伤感。
  13. 无语残妆澹薄:无言中,残妆淡薄。
  14. 含羞袂轻盈:含羞地轻轻摆动衣袖。
  15. 几度香闺眠过晓:几次在香闺中睡到天明。
  16. 绮窗疏日微明:绮窗透进微弱的阳光。
  17. 云母帐中偷惜:在云母帐中偷偷珍惜。
  18. 水精枕上初惊:在水晶枕上初次惊醒。
  19. 笑靥嫩疑花拆:笑容嫩如花瓣初开。
  20. 愁眉翠敛山横:愁眉紧锁如山峦横亘。
  21. 相望只教添怅恨:相望只会增添怅恨。
  22. 整鬟时见纤琼:整理发髻时见到纤细的美玉。
  23. 独倚朱扉闲立:独自倚在朱红的门扉上闲立。
  24. 谁知别有深情:谁知道别有深情。

修辞手法

  • 比喻:如“岁华如箭”比喻时间流逝迅速。
  • 拟人:如“寂寞芳菲暗度”将芳菲拟人化,赋予其情感。
  • 对仗:如“曲槛丝垂金柳,小窗弦断银筝”中的对仗,增强了语言的韵律美。

主题思想

这首诗的主题是孤独与思念。通过对春日景物的细腻描绘,表达了女子对过去欢乐时光的怀念和对远方人的深深思念,展现了女子内心的复杂情感和对美好时光的珍惜。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芳菲:美好的时光。
  • 岁华:岁月。
  • 金柳:柔美的柳树。
  • 银筝:古代的弦乐器。
  • 燕语:燕子的叫声。
  • 落花:飘落的花瓣。
  • 相思:思念远方的人。
  • 残妆:女子卸妆后的样子。
  • 含羞:带着羞涩。
  • 香闺:女子的卧室。
  • 绮窗:装饰华丽的窗户。
  • 云母帐:用云母装饰的帐子。
  • 水精枕:水晶枕。
  • 笑靥:笑容。
  • 愁眉:紧锁的眉头。
  • 纤琼:细小的美玉。
  • 朱扉:红色的门扉。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岁华如箭堪惊”比喻的是什么? A. 时间的流逝 B. 箭的速度 C. 惊恐的心情 D. 美丽的景色

  2. “曲槛丝垂金柳”中的“金柳”指的是什么? A. 金色的柳树 B. 金色的丝线 C. 金色的栏杆 D. 金色的柳枝

  3. 诗中“一片相思休不得”表达了什么情感? A. 喜悦 B. 忧愁 C. 愤怒 D. 惊讶

  4. “深院空闻燕语”中的“燕语”指的是什么? A. 燕子的叫声 B. 燕子的语言 C. 燕子的歌声 D. 燕子的飞翔

答案:1. A 2. D 3. B 4.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清照的《如梦令》:同样描绘了女子的孤独和思念,语言婉约细腻。
  • 杜牧的《秋夕》:通过对秋夜的描绘,表达了孤独和思念之情。

诗词对比

  • 毛熙震的《何满子》与李清照的《如梦令》:两者都描绘了女子的孤独和思念,但毛熙震的诗更加注重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绘,而李清照的诗则更加注重内心情感的抒发。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全唐诗》:收录了毛熙震的全部诗作。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辞典》:提供了对古代诗词的详细解读和鉴赏。
  • 《唐诗三百首》:收录了唐代众多著名诗人的作品,包括毛熙震的诗作。

相关诗句

相关搜索

诗文: 相关结果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小韩店 遂转运梅学士巡边郡四首 巴东书事 暮秋感兴 东窗 暇日游建平三闾故里庙貌荒凉惨动耳目噫贤者 喜吉上人至 送李生归秦中 予顷从穰下移涖河阳洎出中书复领分陕惟兹二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车载船装 断幅残纸 龙骧虎啸 显字草书怎么写?这份显字草书笔顺详解,助你轻松掌握_汉字草书学习 | 顯字草書 政躬 坐卧针毡 单耳刀的字 辰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虎字头的字 车字旁的字 高峻 毋字旁的字 月部首的字有哪些字_月部首汉字大全及笔顺详解 雪字拼音怎么写_雪字的拼音及发音详解_汉字拼音学习 百顺百依 寮房 为民除害 川字旁的字 日滋月益 15画属木的汉字大全_15画属木的字详解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