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10:17:57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10:17:57
怨残红。夜来无赖,雨催春去匆匆。但暗水新流芳恨,蝶凄蜂惨,千林嫩绿迷空。那知国色还逢。柔弱华清扶倦,轻盈洛浦临风。细认得凝妆,点脂匀粉,露蝉耸翠,蕊金团玉成丛。几许愁随笑解,一声歌转春融。眼朦胧。凭阑干半醒醉中。
这首诗表达了对春天即将逝去的惋惜与怨恨。夜晚无所事事,雨水催促着春天匆匆离去。暗流中,新鲜的花香夹杂着心中的怨恨,蝴蝶哀伤,蜜蜂惨淡,万林嫩绿迷离了视线。谁能想得到国色天香的牡丹还会相逢。她娇弱的华清犹如扶着疲惫的身躯,轻盈的身影在洛水边随风而舞。仔细打量她的妆容,粉脂均匀,露水在翠绿的叶上颤动,金蕊团成玉簇,花丛成群。多少愁苦随着笑声化解,一曲歌声让春天愈加融洽。眼前朦胧,倚靠栏杆,半醉半醒之间。
杨缵(生卒年不详),宋代词人,因其词风清丽而闻名,善于描绘花卉与自然景象。他的作品常常融入个人情感,对春夏秋冬的变化有敏锐的观察。
这首诗创作于春末,正值花季即将结束之时,诗人通过对花朵的描绘,表达对短暂春光的惜别与对美好事物的感慨,反映出当时社会对自然与人生的深刻思考。
这首《八六子》以“怨残红”开篇,立刻便引入了一种惆怅的情绪。诗人在夜晚的雨中,感受到春天的匆匆离去,恨意与苍凉之感充盈在字里行间。诗中通过“暗水新流芳恨”描绘了花香的隐秘与怨恨,表现出对春日美好的渴望与无奈。
接下来,诗人使用了大量的自然意象,如“蝶凄蜂惨”和“千林嫩绿迷空”,描绘出春天的生机与美丽,却又伴随着生命的无常与短暂。尤其是“国色”一词,令人联想到那国色天香的牡丹,象征着珍贵与美好,然而这一切都在“雨催春去匆匆”的急迫中显得格外脆弱。
此外,诗中的“轻盈洛浦临风”展现了春日的轻快与活泼,给人以一种柔和的美感。最后几句“几许愁随笑解,一声歌转春融”则将情感升华,诗人通过歌声与笑容,试图化解内心的愁苦,展现出一种积极向上的态度。
整首诗在情感的抒发中融入了自然景象的描绘,构成了诗人对春天逝去的深切感悟,既有对美好事物的珍惜,又有对生命无常的哲思,情感真挚而深刻。
整首诗的主题在于对短暂春天的感怀与对美好事物的珍惜,表现出一种对人生无常的思考与对生命的深刻理解,情感真挚,意象丰富。
“怨残红”中“红”指代什么花?
诗中描绘的“国色”指的是哪种花?
诗中的“几许愁随笑解”表达了什么情感?
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