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04:21:09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04:21:09
重持使者节,北上太行行。
未注螭头笔,来賙塞下兵。
朱轓邦伯至,黄绶县官迎。
腊雪临关密,宵烽出堠明。
山川壮汾晋,戎马说幽并。
此地多才俊,其人不易轻。
这首诗写道:
我再次把使者的节杖握在手中,准备北上太行山。
没有时间细细书写,请你们给我在塞外救助的军队。
朱色的华车到达了,黄绶的县官在迎接。
腊月的雪花飘落在关口,夜里的烽火照亮了边境。
这山川壮丽的汾晋之地,戎马之声传来的是幽并的故事。
这里的人才辈出,优秀的人士不容小觑。
梅尧臣(1002年-1060年),字圣俞,号尧臣,宋代诗人,政治家。他以诗文著称,作品多表现豪壮与情感,常以山水和人生为题材,风格清新自然。
这首诗写于梅尧臣被任命为河东转运使之际,表达了他对即将承担的职责与使命的思考,及对故土和人才的赞美。
《送李学士河东转运》是一首充满豪情与深思的诗,梅尧臣通过生动的描绘和细腻的情感表达,展现了他对李学士的期待与祝福。开篇的“重持使者节”表达了他对使者身份的重视,紧接着描绘出北上太行的壮阔旅程,渗透着对未来的憧憬与责任感。诗中提及的“朱轓”和“黄绶”象征着官职与权威,展现了李学士即将迎来的荣耀与职责。
接下来的意象如“腊雪”和“宵烽”,则营造出一种紧迫感与历史的厚重感,传达出边疆的严酷与不易。此外,最后两句“山川壮汾晋,其人不易轻”,更是深化了对人才的赞美,彰显了作者对未来人才的期待与信心。
总体而言,这首诗不仅是对李学士的送行,更是对河东大地的情感寄托,传达了梅尧臣对国家与人事的深刻思考,具有很高的历史与文学价值。
整首诗的主题是对责任、使命与人才的赞美,表达了诗人对即将上任的李学士的祝福与对未来的期待,展现了深厚的家国情怀。
诗中提到的“重持使者节”是指什么?
A. 一种乐器
B. 权杖
C. 书信
诗的最后一句“其人不易轻”表达了什么?
A. 轻视人才
B. 重视人才
C. 不关心人才
“腊雪临关密”中“腊雪”指的是哪个季节的雪?
A. 春季
B. 夏季
C. 冬季
梅尧臣的《送李学士河东转运》与王勃的《送杜少府之任蜀州》在送别主题上有相似之处,两首诗都表达了对朋友的祝福与对未来的期待,但梅尧臣更加注重对环境的描绘与历史感的营造,而王勃则更侧重于个人的情感与志向。两者各具特色,表现出不同的风格与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