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03:36:09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03:36:09
入泽王河口
梅尧臣
远水路已别,古汊未穷源。
定知前山雨,瀑泳至且浑。
暗生秋草下,稍复夏潦痕。
更去待月上,犹应可到门。
这首诗描写的是一条远离的水路,虽然已经与它分别,但古老的水道依然没有穷尽它的源头。相信前山上一定下了雨,瀑布流淌,水面也因此变得浑浊。在阴暗的地方,秋草悄然生长,水面上还残留着夏季的水痕。再往前走,等到月亮升起的时候,想必也能到达那扇门前。
梅尧臣(1002-1060),字廷秀,号青溪,宋代著名诗人。他是初期宋诗的代表之一,倡导“诗以言志”,强调诗歌的自然与真情,风格清新而自然,常以山水田园为题材。
这首诗写于梅尧臣的晚年时期,正值南宋初期社会动荡、战乱频繁的背景下,诗人通过描写自然景色,表达对宁静生活的向往和对时局的思考。
《入泽王河口》是一首描写自然景色的诗,诗中通过对水流、山雨、草色等自然景象的描写,表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宁静生活的思考。诗的开头“远水路已别,古汊未穷源”,以水作为引子,表现出诗人对往昔岁月的怀念与思索。接下来的“定知前山雨,瀑泳至且浑”,则展现出一种生动的自然景象,前山的雨水不断汇聚,瀑布的水流也因此变得浑浊。诗人在描写自然的同时,暗含着对人生旅途的感慨。
“暗生秋草下,稍复夏潦痕”一句,描绘了秋天草木的生长与夏天水痕的对比,体现了时间的流逝和自然的轮回。最后一句“更去待月上,犹应可到门”,更是将诗人渴望追求的心情表现得淋漓尽致,仿佛在期待与自然的更深交流。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和生动的意象,传达了诗人内心深处的感受,既有对自然的敬畏和热爱,也有对生活的思考与感悟。
整首诗的主题围绕着对自然的热爱与对人生的思考,表现出一种淡然与宁静的心态。诗人通过自然景象的描写,传达了对生活的感悟和对未来的期待,展现了一种超然的境界。
诗中“远水路已别”意指什么?
“更去待月上”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诗中的“暗生秋草下”描绘了什么样的景象?
梅尧臣与杜甫的诗作都对自然景色进行了细致的描写,但梅尧臣的诗更侧重于内心情感的流露,而杜甫则常常蕴含着对社会的关注与历史的思考。不同的情感基调使得两位诗人在同一题材上的作品呈现出不同的风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