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03:09:14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03:09:14
立春后一日寄京中诸友
作者:王讴 〔明代〕
紫禁寒多未见花,
万年枝上散啼鸦。
楼衔内制螭头出,
殿转宫车雉尾斜。
宝鼎昼薰香篆合,
画屏春簇漏声赊。
笙歌犹自迎王母,
青鸟蟠桃共岁华。
春天刚刚过去,京城周围还是寒气逼人,尚未见到花朵的踪影。树枝上,乌鸦在啼叫,似乎在催促春天的到来。宫楼上,装饰着螭头的楼阙依然巍峨,殿堂中,宫车的雉尾斜斜地摆动。宝鼎在阳光下散发着香气,香篆的气息与春日的阳光交融在一起。画屏上春意盎然,漏壶的水声缓缓流淌。乐声依旧在欢迎王母,青鸟衔着蟠桃,与春天的美好共舞。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作者介绍
王讴,明代诗人,生平事迹不详,但以擅长诗词而著称,其作品多描绘自然景色和人文情怀。
创作背景
此诗作于立春之后,反映了春天来临之际的寒冷与期待,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思念及对春天的期盼。
这首诗以春天作为背景,描绘了立春后京城的景象。开头两句“紫禁寒多未见花,万年枝上散啼鸦”生动地描绘了寒冷的天气以及未见春花的失落感,暗示春天的迟到。紧接着的描写中,诗人通过对宫殿景物的细致刻画,展示出皇家气派与春天的对比,尤其是“宝鼎昼薰香篆合,画屏春簇漏声赊”这一联,既表现了春天的气息,也渗透出对春天到来的期待和渴望。
最后两句“笙歌犹自迎王母,青鸟蟠桃共岁华”则引入神话传说,使整首诗在现实与幻想之间游走。王母的到来象征着美好与丰收,青鸟与蟠桃的意象更是将诗歌的意境推向了顶峰,表露了诗人对于春天和友谊的美好向往。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诗歌表达了对春天的期待与对友人的思念,同时也融入了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紫禁”指的是哪个地方?
A) 北京的皇宫
B) 乡村
C) 山林
“笙歌犹自迎王母”中的“王母”是指什么?
A) 一位女神
B) 诗人的朋友
C) 诗人的母亲
诗中用“青鸟蟠桃”象征什么?
A) 财富
B) 长寿与幸福
C) 战争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与王诗相比,孟浩然的《春晓》同样描绘春天,但更侧重于自然的清新与生命的复苏,而王讴则结合了神话传说,表达了对友人的思念与对未来的期待。
推荐书目:
以上为《立春后一日寄京中诸友》的分析与解读,希望能帮助您更好地理解这首诗的意境与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