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03:23:46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03:23:46
汶上公署
作者: 王讴 〔明代〕
百岁为浮名,一身恒旅寓。
鸦归野树昏,角散城云暮。
残壁窜秋蛩,空阶滴夜雨。
愁心似茧丝,短发变玄素。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人生短暂的感慨,百岁不过是虚名,而自己却常年漂泊在外。黄昏时分,归来的乌鸦栖息在树木上,角声渐散,城中的云彩也在黄昏中变得模糊。残破的墙壁上秋天的蟋蟀窜动,空荡荡的台阶上滴落着夜雨。我的愁苦之心如同茧中的丝线一样缠绕,短发早已变得灰白。
本诗并没有引述特定的历史典故,但其表达的“浮名”与人生的哲思,反映了许多古代文人对人生无常的感慨。这类思想在唐宋诗词中较为常见,尤其是对时光流逝的感慨。
作者介绍:王讴,明代诗人,生平事迹较为少见。其诗歌多反映个人情感及对社会的思考,风格多样,既有豪放之作,也有细腻之词。
创作背景:此诗创作于诗人漂泊生涯的一段时间,可能是在外地任职或旅行的情境下,诗人对人生的无常、孤独感和对故乡的思念结合在一起,形成了这首情感深邃的诗作。
《汶上公署》是一首充满浓厚情感的诗,诗人在字里行间流露出对人生的感慨与思考。开篇“百岁为浮名”一句,便引导读者思考生命的意义,百年的生命终究难逃浮华的名声,令人瞬间感受到一种淡淡的忧伤。接着,诗人用“鸦归野树昏”描绘了黄昏时分的宁静与孤独,仿佛在暗示着时间的流逝和归属感的缺失。残壁与秋蛩的意象则增添了环境的萧索,夜雨滴落的声音在空阶之上,像是对过往的追忆与无奈。
最后“愁心似茧丝,短发变玄素”将诗人的内心情感推向高潮,愁苦如同茧丝般缠绕,短发的灰白象征着时光无情的流逝与生命的脆弱,令人感受到深切的共鸣。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意象和深刻的哲理,使得读者在感受诗人孤独与无奈的同时,也对人生的意义有了更加深刻的思考。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诗词测试:
“百岁为浮名”中的“浮名”是什么意思?
诗中提到的“鸦归野树昏”描绘了什么样的情境?
“愁心似茧丝”中“茧丝”的象征意义是什么?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