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18:37:28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18:37:28
脉通九地各东西,洗钵曾分牧女糜。万斛从来不择地,试看一滴汎华池。
这首诗描绘了泉水的流动,九条水脉连接东西方,洗钵的水曾经被牧女分开。无论源头在哪里,万斛的水量从来不挑剔地方。让我们来看一滴水,仿佛从华池中泛起。
诗中提到的“牧女”可能源于古代对自然与人的和谐关系的描写,反映了人与自然的相互依存关系。
作者介绍:释居简,宋代僧人,擅长诗词,作品常体现佛教思想与自然景色的结合。 创作背景:清隐寺位于风景如画的地方,诗人在此写下此诗,表达对自然的赞美和对生命源泉的思考。
这首诗在意象上表现了泉水的清澈与源远流长。开头“脉通九地”,提炼出泉水的神秘与广泛,仿佛水流在地下的每一个角落都与大自然的生命息息相关。接着“洗钵曾分牧女糜”,不仅描绘了牧女的形象,也暗示着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最后“万斛从来不择地”,反映出泉水的包容性和无私,似乎在告诉我们,不论来自何方,生命的源泉总是滋润着每一个角落。
整首诗在简洁的字句中蕴含了深厚的哲理,透过自然的景象,诗人传达了对生命、自然的敬畏和赞美。诗中的泉水,不仅是物质的存在,更是生命的象征,存在于人们的心灵深处。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诗歌传达了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哲理,表现了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生命的思考。
诗词测试: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