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00:38:05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00:38:05
赋得吴都
作者:虞世南 〔唐代〕
画野通淮泗,星躔应斗牛。
玉牒宏图表,黄旗美气浮。
三分开霸业,万里宅神州。
高台临茂苑,飞阁跨澄流。
江涛如素盖,海气似朱楼。
吴趋自有乐,还似镜中游。
这首诗描绘了吴都的壮丽景色:画卷般的原野通向淮河和泗水,星宿的运行与斗牛星相应。地图上宏伟的图案,黄旗飘扬,展现出美好的气象。三国分立形成了霸业,万里之遥的神州大地,犹如我家。高台俯瞰着茂密的园林,飞阁横跨清澈的溪流。江涛如同白色的素盖,海上的气息仿佛朱红色的楼阁。吴地自有其乐趣,宛如在镜中游览一般。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作者介绍: 虞世南(558年-638年),字子期,吴郡人,唐代著名书法家、文学家。他在诗歌创作上风格清新,常以雄浑的气势和细腻的描写著称。
创作背景: 此诗写于唐代盛世,正值国家强盛,经济繁荣,文化交流频繁的时期,作者以吴地的美景为背景,表达对故土的眷恋和对国家繁荣的赞美。
《赋得吴都》是虞世南的一首描绘吴地风光的诗作,诗中通过细致的描绘,展现了吴都的壮丽与繁华。起始两句“画野通淮泗,星躔应斗牛”,以生动的自然景象引入,展现了地理的辽阔和天文的变化,给人以开阔的视觉感受。接下来的“玉牒宏图表,黄旗美气浮”则将视角转向人文,描绘了吴地的历史与文化,似乎在诉说着一段辉煌的历史。整首诗通过对自然与人文的交融描绘,展现了吴地的独特魅力。
在情感表达上,诗人不仅表现了对美丽自然的热爱,还蕴含了对历史兴衰的思考和对国家未来的美好愿景。最后一句“吴趋自有乐,还似镜中游”,表明了诗人对吴地的自豪感和归属感,仿佛在镜中游览,令人神往。
整体而言,这首诗不仅是对吴都自然景观的赞美,更是对历史文化的深刻反思,体现了唐代诗歌的雄浑与细腻。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的中心思想是对吴地自然和历史的赞美,体现了诗人对故土的热爱和对国家繁荣的期望。
意象词汇:
这些意象不仅展现了吴地的美丽风光,也反映了历史的厚重与文化的深邃。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斗牛星”是指哪个星宿?
A. 斗宿
B. 牛宿
C. 斗和牛都包含在内
D. 无法确定
“江涛如素盖”中的“素盖”指的是什么?
A. 白色的盖子
B. 江水的波涛
C. 自然的景观
D. 无法确定
此诗的主题是什么?
A. 对历史的反思
B. 对自然的赞美
C. 对故土的热爱和对国家繁荣的期望
D. 以上皆是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推荐书目:
这些资料可以帮助深入理解唐代诗歌的风格与文化背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