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04:24:12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04:24:12
奉和幸江都应诏 作者:虞世南 〔唐代〕
南国行周化,稽山秘夏图。
百王岂殊轨,千载协前谟。
肆觐遵时豫,顺动悦来苏。
安流进玉轴,戒道翼金吾。
龙旂焕辰象,凤吹溢川涂。
封唐昔敷锡,分陕被荆吴。
沐道咸知让,慕义久成都。
冬律初飞管,阳鸟正衔芦。
严飙肃林薄,暧景澹江湖。
鸿私浃幽远,厚泽润凋枯。
虞琴起歌咏,汉筑动巴歈多幸沾行苇,无庸类散樗。
这首诗描绘了南国的文化和自然景观,强调了历史上帝王的统治与和谐,以及当下的繁荣与和谐。诗中提到的“龙旂”和“凤吹”,象征着皇权和吉祥,表达了对未来的美好愿望。无论是自然界的变化,还是人们的生活,都在展现出一种生生不息的景象。
虞世南,唐代著名诗人、书法家,生于公元558年,卒于638年。他因其清雅的诗风和高超的书法而受到赞誉,是当时文人的代表之一。
本诗是应朝廷的诏命而作,旨在表达对国家繁荣昌盛的祝愿,反映了唐代社会的和谐与富足。
《奉和幸江都应诏》以其丰富的意象和深邃的思想内涵,展现了唐代诗歌的艺术魅力。诗的开头便通过“南国行周化”揭示了文化的传播与交融,仿佛让人感受到南方独特的风情与历史底蕴。接着,诗人通过“百王岂殊轨,千载协前谟”表达了对历史长河中各个统治者的思考,强调了历史的传承与变迁。诗中涉及的自然景象,如“严飙肃林薄,暧景澹江湖”,不仅描绘了冬日的肃杀与春日的温暖,也象征着人生的起伏与变化。
整首诗语言优美,结构严谨,情感真挚,展现了诗人对国家未来的美好希望与对历史的深刻反思。通过细腻的描写,诗人将自然与人文紧密结合,营造出一种和谐而富有生机的氛围,使读者在欣赏诗歌的同时,感受到唐代社会的繁荣与昌盛。
整个诗歌表达了对国家繁荣与历史延续的美好愿望,同时也反映了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理念。
诗中提到的“龙”和“凤”分别象征什么?
诗人通过“南国”的描写,强调了什么?
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