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安字典

《初晴应教》

时间: 2025-04-26 06:18:07

诗句

初日明燕馆,新溜满梁池。

归云半入岭,残滴尚悬枝。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06:18:07

诗词名称: 初晴应教

作者: 虞世南 〔唐代〕
类型: 古诗词

原文展示:

初日明燕馆,新溜满梁池。
归云半入岭,残滴尚悬枝。

白话文翻译:

初升的太阳照亮了燕子飞来的地方,清澈的水流已经满满地流入了池塘。归来的云彩一半隐没在山岭之中,树枝上仍然挂着未干的雨滴。

注释:

  • 初日:初升的太阳,晨曦。
  • :光明,明亮。
  • 燕馆:燕子飞来的地方,指燕子栖息的地方。
  • 新溜:新流出的水,形容水流清澈而新鲜。
  • 梁池:屋檐下的池塘,梁是指屋檐。
  • 归云:归来的云,指天气转晴,云层逐渐散去。
  • 半入岭:一半消失在山岭之中。
  • 残滴:还未干的雨滴。
  • 尚悬枝:仍然挂在树枝上。

典故解析:

本诗没有直接引用典故,但“归云”和“残滴”可以引申为自然界的变化与生命的轮回,表达了春天的生机与希望。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虞世南,字子期,唐代著名诗人、书法家。生于隋末,曾任官职,因其才华而受到朝廷的重视。作品多描写自然景色,风格清新,具有很强的个性。

创作背景:
本诗可能创作于春季,描绘了初晴时的自然景象,反映了作者对春天的喜爱和对生活的热情。

诗歌鉴赏:

《初晴应教》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初春的美丽景色,诗中以“初日明”和“新溜满梁池”开篇,描绘了清晨阳光照耀下的生机与活力。诗人通过对自然景色的细致观察,传达了春天的气息和万物复苏的景象。尤其是“归云半入岭”,既描绘了天空的变化,又象征着生命的流动与归属。最后一句“残滴尚悬枝”则巧妙地体现了春雨未干后的清新,给人以生机盎然的感觉。

整首诗在意象的运用上非常成功,展现了春天特有的气息,营造出一种宁静而清新的氛围,令人心旷神怡。虞世南以简练的语言勾勒出一幅生动的春日图景,既有眼前的自然美,又有诗人内心的感受,诗风清新自然,渗透着无限的生命力。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初日明燕馆:初升的太阳照亮了燕子的栖息之所,表现了清晨的明媚。
  • 新溜满梁池:新流出的水涌入屋檐下的池塘,象征着春天的清新与活力。
  • 归云半入岭:归来的云彩一半隐没在山岭,展现了春天云彩的变化。
  • 残滴尚悬枝:树枝上仍然挂着未干的雨滴,暗示了春雨滋润大地后的新生。

修辞手法:

  • 比喻:将自然景象与情感结合,春日的阳光与燕子的归来象征着新生。
  • 对仗:诗句对仗工整,增强了诗歌的韵律感。
  • 拟人:云彩和雨滴被赋予了生命,生动形象。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描绘春天的自然景色,传达了生机与希望,表达了对生命的热爱和对自然的赞美。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初日:象征新的开始,代表希望。
  • 燕馆:燕子象征着春天的到来,代表温暖与生机。
  • 新溜:清澈的水象征着青春与活力。
  • 归云:象征着归属与自然的变化。
  • 残滴:象征生命的延续和未干的希望。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初日”指的是哪一个时刻?
    • A. 日落
    • B. 清晨
    • C. 正午
    • D. 黄昏
  2. 诗中提到的“残滴”是指什么?
    • A. 未干的雨滴
    • B. 夕阳的余晖
    • C. 燕子的飞翔
    • D. 山中的泉水
  3. 诗的主题主要表达了什么?
    • A. 对人情的思考
    • B. 对自然景色的赞美
    • C. 对历史的怀念
    • D. 对战争的反思

答案:

  1. B
  2. A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之涣《登鹳雀楼》
  • 杜甫《春望》
  • 孟浩然《春晓》

诗词对比:
王之涣的《登鹳雀楼》同样描绘了自然的壮丽景色,通过高远的视角展现了春天的气息,而杜甫的《春望》则结合了个人的情感与国家的命运,展现了不同的情感深度与历史背景。

参考资料:

  • 《唐诗三百首》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
  • 《唐代诗人研究》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次韵何陆二别驾同游灵山阁三首 次韵何陆二别驾同游灵山阁三首 次韵何陆二别驾同游灵山阁三首 初夏 湖上 奉和九月九日登慈恩寺浮图应制 题朱赏门 题观音石壁 月夜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衣食父母 阴阳两面 奢忲 建之底的字 明察秋毫,不见舆薪 采字旁的字 摛翰振藻 鹿走苏台 包含蓐的词语有哪些 气字旁的字 拘补 士字旁的字 颂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寸地 昂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饮鸩救渴 文字旁的字 新声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