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06:18:07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06:18:07
作者: 虞世南 〔唐代〕
类型: 古诗词
初日明燕馆,新溜满梁池。
归云半入岭,残滴尚悬枝。
初升的太阳照亮了燕子飞来的地方,清澈的水流已经满满地流入了池塘。归来的云彩一半隐没在山岭之中,树枝上仍然挂着未干的雨滴。
本诗没有直接引用典故,但“归云”和“残滴”可以引申为自然界的变化与生命的轮回,表达了春天的生机与希望。
作者介绍:
虞世南,字子期,唐代著名诗人、书法家。生于隋末,曾任官职,因其才华而受到朝廷的重视。作品多描写自然景色,风格清新,具有很强的个性。
创作背景:
本诗可能创作于春季,描绘了初晴时的自然景象,反映了作者对春天的喜爱和对生活的热情。
《初晴应教》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初春的美丽景色,诗中以“初日明”和“新溜满梁池”开篇,描绘了清晨阳光照耀下的生机与活力。诗人通过对自然景色的细致观察,传达了春天的气息和万物复苏的景象。尤其是“归云半入岭”,既描绘了天空的变化,又象征着生命的流动与归属。最后一句“残滴尚悬枝”则巧妙地体现了春雨未干后的清新,给人以生机盎然的感觉。
整首诗在意象的运用上非常成功,展现了春天特有的气息,营造出一种宁静而清新的氛围,令人心旷神怡。虞世南以简练的语言勾勒出一幅生动的春日图景,既有眼前的自然美,又有诗人内心的感受,诗风清新自然,渗透着无限的生命力。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描绘春天的自然景色,传达了生机与希望,表达了对生命的热爱和对自然的赞美。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王之涣的《登鹳雀楼》同样描绘了自然的壮丽景色,通过高远的视角展现了春天的气息,而杜甫的《春望》则结合了个人的情感与国家的命运,展现了不同的情感深度与历史背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