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安字典

《减字木兰花(和张文伯对雪四首)》

时间: 2025-06-25 12:57:22

诗句

诗成呵手。

欲写已输君赋就。

寒粟生肤。

一盏浇肠可得无。

回风弄巧。

比似婆娑尤敏妙。

似个人人。

嗅认梅花孰是真。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6-25 12:57:22

原文展示:

减字木兰花(和张文伯对雪四首)
作者:王之道
诗成呵手。欲写已输君赋就。寒粟生肤。一盏浇肠可得无。回风弄巧。比似婆娑尤敏妙。似个人人。嗅认梅花孰是真。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写成后,我双手相握,心中渴望写出已经传给你这首赋的情感。寒风中,脸庞似乎被冷霜覆盖,想问一盏热酒能否温暖心肠。微风轻拂,似是巧妙的舞姿,比起那轻盈的梅花更加灵动。每个人都在品味这雪的芬芳,却不知道哪一朵梅花才是真正的芳香。

注释:

  • 寒粟:这里的“寒粟”指的是寒冷的气候下,皮肤上的皱纹和干燥,暗示诗人对寒冷的感受。
  • 浇肠:意思是温暖心肠,表达对温暖和情感的渴望。
  • 回风弄巧:指微风轻轻的拂动,像是舞蹈一样的巧妙。
  • 婆娑:形容舞姿轻盈美丽,给人以美的享受。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王之道,宋代诗人,生平不详,作品多以描写自然景物和人情世态为主,风格清新自然。 创作背景:此诗作于一个雪天,诗人与友人对雪的感受进行交流,表达了在寒冷的冬日中对于温暖和美的向往。

诗歌鉴赏:

这首《减字木兰花》通过细腻的描写和生动的意象,展现了诗人在雪天所体验的孤寂与对温暖的渴望。开头“诗成呵手”极具画面感,仿佛可以看到诗人握手思索的情景,表达了创作的心情。接下来的“寒粟生肤”则直接传达了冬季的寒冷,诗人在此时显得格外脆弱。通过“回风弄巧”一句,诗人将自然与人的情感相结合,展现了对美的无限追求。同时,最后一句“嗅认梅花孰是真”则引发读者对真与假的思考,反映了人与自然之间的深刻联系与哲学思考。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 “诗成呵手”:诗作完成,诗人忍不住感慨。
    • “欲写已输君赋就”:想要写作,却已经将情感传递给朋友。
    • “寒粟生肤”:寒冷的天气带来的生理感受。
    • “一盏浇肠可得无”:渴望得到一杯热酒来温暖内心。
    • “回风弄巧”:微风轻拂,似乎在玩弄着什么。
    • “比似婆娑尤敏妙”:与舞动的姿态相比,显得更加灵动。
    • “似个人人”:人人在此享受雪的美。
    • “嗅认梅花孰是真”:嗅觉中分辨梅花的真实与否。
  • 修辞手法

    • 比喻:将微风比作舞蹈,生动形象。
    • 拟人:赋予自然风景以情感和动作。
    • 对仗:诗句中对称的结构增强了韵律感。
  • 主题思想:整首诗通过描写雪天的寒冷与渴望温暖的情感,反映了人在自然面前的脆弱与思考,抒发了对美好事物的追求。

意象分析:

  • 寒粟:象征着冬季的冷酷与现实的无情。
  • 盏酒:代表着温暖和人际间的情感交流。
  • 梅花:象征着高洁与坚韧,是自然中美的代表。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寒粟生肤”中的“寒粟”指的是什么? A. 温暖的食物
    B. 寒冷的气候
    C. 甜美的果实
    D. 美丽的花朵

  2. 诗中提到的“回风弄巧”主要表达了什么? A. 风在玩耍
    B. 风的轻柔
    C. 风的寒冷
    D. 风的力量

答案:1-B;2-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清照的《如梦令》
  • 杜甫的《春望》

诗词对比: 与李清照的《如梦令》相比,王之道的作品更侧重于冬季的孤寂与内心情感的渴望,而李清照则更多描绘春天的生机与人情风貌。两者虽在季节与情感上有所不同,但均展现了对自然的深刻观察与细腻情感的表达。

参考资料:

  • 《宋诗选》
  • 《王之道研究》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青麻 闲思十首次代内赠韵 其九 香儿芳辰有寄 希夷堂 友人屡劝拜佛不胜其烦 诗偈 其三十三 谢于楚由川入楚将东归歙复北上有姬在燕也 奉诏再任诸掾曹有诗因次其韵 杂言四首 其二 卜云林篇 其三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碧草如茵 而字旁的字 言字旁的字 涤秽荡瑕 描写蓝天的诗有哪些?这份描写蓝天的诗句,让你轻松写出好句子_诗歌创作必备 辰序 喷浸 三清四白 毋字旁的字 潜形匿迹 直认不讳 磕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胸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艺术字大全_艺术字设计风格与技巧 第二字与第四字反义成语大全_反义词成语精选 广字头的字 金字旁的字 寸的部首有哪些字?这份超全寸部首汉字清单送给你_汉字偏旁学习 訇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阴字繁体字怎么写?阴的繁体字书写详解_汉字繁体学习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