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安字典

《同沈右率诸公赋鼓吹曲二首 其二 芳树》

时间: 2025-04-26 13:37:24

诗句

相望早春日,烟华杂如雾。

复此佳丽人,含情结芳树。

绮罗已自怜,萱风多有趣。

去来徘徊者,佳人不可遇。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13:37:24

原文展示

相望早春日,烟华杂如雾。
复此佳丽人,含情结芳树。
绮罗已自怜,萱风多有趣。
去来徘徊者,佳人不可遇。

白话文翻译

在早春的日子里,我们隔着远远的地方相望,烟雾缭绕,花朵如同雾气一般迷蒙。再次看到那位美丽的女子,她眼中含情脉脉,正依偎在芳香的树下。绮丽的罗衣已经自我怜惜,轻柔的风中充满了趣味。然而,来来往往的行人,却依旧无法与那位佳人相遇。

注释

  • 相望:互相远望,指距离较远的注视。
  • 烟华:烟雾和花朵,形容春天的朦胧景象。
  • 佳丽人:美丽的女子。
  • 含情:眼中含有情意。
  • 结芳树:依偎在芳香的树木旁。
  • 绮罗:精美的丝绸,常用来形容女子的衣服。
  • 萱风:微风,萱草的风,寓意快乐。
  • 徘徊者:来来往往的人。

典故解析

“佳丽”常用来形容美丽的女性,古诗词中常以美人映衬春景,表达诗人对美好事物的向往与珍惜。诗中使用的“芳树”象征着美好、芬芳的事物,常被用于描绘理想中的生活和爱情。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王融,南北朝时期的诗人,他的诗风典雅,擅长描写春日和女性之美,作品常带有浓厚的抒情色彩。

创作背景

此诗创作于春天,正是万物复苏、百花齐放的时节,诗人借春日的景象抒发对美好事物的向往,同时表达对美丽女子的思念与渴望。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早春的景象为背景,描绘了诗人对美丽女子的深情思念。开篇“相望早春日,烟华杂如雾”通过生动的描写,营造出一种朦胧而美好的气氛,仿佛置身于春日的梦境中。接着,诗人将目光聚焦于那位“佳丽人”,她的含情目光与芳香的树木相得益彰,形成美丽的画面。随后,诗人自然而然地转向对美好事物的珍惜与向往,表达出对生活的热爱。最后一句“佳人不可遇”则蕴含了淡淡的惆怅,仿佛在感叹美好事物的不可得。整首诗通过对春日和佳人的描写,展现了诗人内心的情感波动,传达出一种既欢愉又感伤的情绪。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 第一联描绘了春日的景象,给人一种遥远而模糊的感觉。
    • 第二联转向佳丽的描写,表达了对美的向往。
    • 第三联通过绮罗的自怜和萱风的趣味,增添了生活的情趣。
    • 第四联则揭示出一种对美好事物的无奈与失落。
  • 修辞手法

    • 使用了比喻,如“烟华杂如雾”,生动形象地描绘了春日的朦胧。
    • 对仗工整,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 主题思想

    • 整首诗通过描绘春日的美景和佳人的形象,表达了对美好事物的向往与对逝去时光的惋惜。

意象分析

  • 芳树:象征着美好与芬芳,寄托着对爱情的向往。
  • 佳丽:代表着理想中的女性形象,承载着诗人对美的追求。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烟华杂如雾”意指: A) 春天的美丽景象
    B) 烟雾弥漫的景象
    C) 佳人如雾般不可捉摸

  2. “佳丽人,含情结芳树”中的“含情”是指: A) 含蓄的情感
    B) 流露的情感
    C) 伤感的情感

  3. 对于“去来徘徊者,佳人不可遇”的理解: A) 佳人是可遇不可求
    B) 所有人都能与佳人相遇
    C) 佳人在远方

答案

  1. A
  2. B
  3.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白的《庐山谣》
  • 杜甫的《春望》

诗词对比

王融的《芳树》与李白的《庐山谣》均描绘了自然与人之间的关系,表达了对美好事物的向往,但王融的作品更侧重于内心情感的细腻描写,而李白则展现了豪放的个性与壮丽的自然景观。

参考资料

  • 《南北朝诗人传》
  • 《古诗词鉴赏》
  • 《王融诗集》

相关搜索

相关查询

点绛唇(别代净众) 点绛唇(复自和) 点绛唇(代栖隐昙老) 题米元晖横轴 其二 点绛唇 其十六 再赋示王景源使君 浣溪沙 其十三 许南叔席上 浣溪沙 其六 生查子 其一 与王丰父、郑曼卿兄弟嵩山道中 减字木兰花 其一 登望韵亭 桂殿秋 其二 绍兴辛酉病起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悃质无华 裙布钗荆 緑昌明 包含税的词语有哪些 贝部首的汉字大全_贝部首常用汉字解析 袅袅娉娉 牛字旁的字 安分守理 闷絶 蜩沸 大字旁的字 朱轓皂盖 繁体字的书写方法_掌握繁体字书写技巧 量才録用 人心向背 国妆特字的祛斑产品有哪些?这份清单助你快速了解_祛斑产品推荐 抢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食字旁的字 户字头的字 朱的笔顺怎么写?朱的笔画顺序详解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