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03:49:03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03:49:03
庙子湾下百尺船,杞人楚人相杂牵。
水底老蜃倚以怪,树头挂纸吹作钱。
江蛟海鹍千万里,轩风簸日蛮岛边。
长安旧去天尺五,此在大梁眉睫前。
高冠长剑乃不畏,沙雨夜起喷腥涎。
在庙子湾下,我乘着一百尺长的船,杞国人和楚国人交错相牵。
水底的老蜃倚靠着奇异的形状,树梢上挂着纸钱随风飘荡。
江中的蛟龙和海中的鹍鸟相距千万里,强劲的风在蛮岛边摇撼着日头。
长安的旧事已远如天边的尺五,此刻就在大梁的眼前。
高冠长剑的人毫不畏惧,沙雨夜中喷出腥气涎水。
作者介绍: 梅尧臣(1002-1060),字子华,号蕴山,宋代著名诗人。他的诗风清新自然,善于描绘山水和人情,常在作品中表达对社会的关注。
创作背景: 此诗创作于宋代,反映了当时社会的繁荣与人们的生活状态。诗中所描绘的庙子湾以及人与自然的关系,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的深刻观察和思考。
《庙子湾下作》是一首描绘人与自然、历史与现实交织的诗作。诗中通过细腻的描写,将庙子湾的景象与古老的传说融为一体,表现了诗人对生活的独特理解。首联以“百尺船”引入,既描绘了船的长度,也暗示了诗人内心的渴望与追求。接下来,诗人通过杞人楚人两种不同地域的人物,传达了人们的交往与联系,从而反映出社会的多样性。
中间两联通过“老蜃”、“纸钱”等意象,表达了对神秘事物的探讨,既有对自然的敬畏,也有对人类文化的思考。尤其是“树头挂纸吹作钱”,生动地描绘了人们对逝去亲人的怀念与祭祀习俗,透出一丝淡淡的哀愁。
最后两联,诗人将目光转向长安,追忆往昔的繁华与现今的悲凉,对比之下,愈显得长安的遥远与梦幻。“高冠长剑乃不畏”一句,展现了诗人面对现实的勇气与坚定,暗示他对未来的期待与信心。整首诗情感丰富,意境深远,既有对自然的赞美,也有对人情世故的深刻洞察。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诗歌表现了人与自然、历史与现实之间的复杂关系,揭示了诗人对生活的深刻思考和对未来的期待,反映了他对社会和文化的独特见解。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庙子湾下的“百尺船”意味着什么?
“杞人楚人”在诗中代表了什么?
诗中提到的“老蜃”有什么象征意义?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