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安字典

《午日三首》

时间: 2025-04-28 07:21:47

诗句

百草堪为药,舟行不及收。

岸旁萧与艾,从听到寒休。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8 07:21:47

原文展示:

午日三首
百草堪为药,舟行不及收。
岸旁萧与艾,从听到寒休。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表达了在炎热的午后,作者看到岸边的草木,联想到它们作为药材的价值。船只在水中行驶,却无法及时地采集这些药草。岸边的萧草和艾蒿,听说在秋寒来临时会停止生长。

注释:

  • 百草堪为药:许多草本植物都可以用作药材。
  • 舟行不及收:船只行驶得快,无法及时停下来采摘。
  • 岸旁萧与艾:岸边生长的萧草和艾蒿,这两种草本植物常被用于中药。
  • 从听到寒休:听说到了寒冷的季节,这些植物都会停止生长。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梅尧臣(1002-1060),字梦书,号秋水,宋代著名诗人。他的诗风清新、自然,常常描绘田园风光与生活琐事,表现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人生的思考。

创作背景:

《午日三首》创作于宋代,诗人生活于政治动荡的时代,内心渴望宁静与自然,诗中描绘的夏日午后景象与药草的意象,反映了他对乡土的眷恋和对自然的观察。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简单而生动的意象,描绘了一个炎热的午后,诗人乘舟游历于江河湖泊之间,观察到岸边生长的草木,特别是可以用作药材的草本植物,表现了他对自然的细腻感受与对生活的深刻反思。诗中“百草堪为药”不仅展示了大自然的丰富与多样,也引发人们对生活中药草价值的思考,象征着人类与自然之间的密切关系。

“舟行不及收”中传达出一种无奈与惋惜,虽然大自然的馈赠触手可及,但由于时间、环境的限制,无法尽享其美好。这种情感反映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与人类自身局限性的深切理解。最后一句“从听到寒休”,则暗示了季节的变化,草木的生长与衰退,象征着生命的无常与时光的流逝,带有一种淡淡的忧伤。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百草堪为药:许多草本植物可以用作药材,强调自然的疗愈特性。
  2. 舟行不及收:船只在水中行驶,无法及时停下采摘,象征着时间的流逝与机会的错失。
  3. 岸旁萧与艾:提到特定的植物,增加了诗的真实感和亲切感。
  4. 从听到寒休:季节转变的描写,传达出对自然生长周期的细腻观察。

修辞手法:

  • 比喻:将草本植物比喻为药,隐喻自然的珍贵与人类对自然的依赖。
  • 拟人:通过“从听到寒休”赋予植物以生命,体现出对于自然变化的敏感。
  • 对仗:诗句结构工整,增加了诗歌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生活的思考,反映了人与自然之间深刻的联系以及对生命短暂与时光流逝的感慨。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百草:象征自然的丰盛与人类的智慧。
  • :象征旅行与探索,体现人类对自然的好奇。
  • 萧与艾:代表具体的植物,反映出对生活细节的关注。
  • 寒休:暗示季节变迁,传达生命的无常。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百草堪为药”中的“百草”指的是什么? A. 一种草
    B. 多种草本植物
    C. 药材
    D. 只有草药

  2. 诗中提到的“岸旁萧与艾”指的是哪些植物? A. 只有萧草
    B. 只有艾蒿
    C. 萧草和艾蒿
    D. 其他药草

  3. 这首诗传达了怎样的情感? A. 绝望
    B. 幸福
    C. 惋惜与感慨
    D. 平静

答案:

  1. B
  2. C
  3. C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的《春望》:同样表现了对自然与生命的深刻思考。
  • 王维的《鹿柴》:描绘了宁静的自然景象,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

诗词对比:

  • 梅尧臣 vs. 杜甫:两位诗人都表现出对自然的热爱,梅尧臣更侧重于细腻的观察,杜甫则表现出对社会现实的关注与忧虑。

参考资料:

  • 《宋诗选》
  • 《古诗词鉴赏》
  • 梅尧臣作品集

相关搜索

词: 相关结果

诗文: 相关结果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南歌子 南歌子 南歌子 答咏馨 南歌子 晨起见眉一往无馀句 南歌子 南歌子 集调名 南歌子 南歌子 其二 别况 南歌子 尖沙咀东 南歌子 用六一韵代寄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包含衡的词语有哪些 声驰千里 黹字旁的字 隹字旁的字 提手旁的字 局结尾的成语 非同寻常 引航船 藉草枕块 靣字旁的字 齲字旁的字 商冒 三步两脚 沙徼 各从所好 坐而待旦 狂瞽之言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