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8 02:49:33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8 02:49:33
水调歌头 赠和庵王察判
作者: 李道纯 〔元代〕
土釜要端正,定里问黄公。
流戊就己,须待山下出泉蒙。
采药堤防不及,行火休教太过,
贵在得其中。
执中常不易,天理感而通。
那些儿,玄妙处,实难穷。
自从会得,庵中无日不春风。
便把西方少女,嫁与南陵赤子,
相见永和同。
十月圣胎备,脱蜕烁虚空。
这首诗的意思是:土锅要炊煮得端正,必须向黄公请教。在修行过程中,要顺应自然,等待山下泉水的流出。采药时要小心谨慎,不要过于急躁,关键在于把握其中的道理。执着于中道并不容易,天理感应而通达那些微妙的境界,实在难以穷尽。自从领悟了这道理,庵中天天都是春风。于是把西方的少女嫁给南陵的赤子,彼此相见时永远和谐共处。十月的圣胎已准备好,脱去蜕壳,闪耀在虚空之中。
作者介绍:李道纯,元代诗人,以其道教思想和诗歌风格著称。他的作品常常融合哲学思想,表达对人生和自然的深刻理解。
创作背景:这首诗写于元代,当时社会动荡,李道纯借助诗歌表达了对和谐与真理的向往,同时也体现了道教的思想。
《水调歌头 赠和庵王察判》是一首富有哲理的诗,诗人用简洁的语言表达了复杂的道理。在第一联中,诗人通过“土釜要端正”引入主题,说明修行的基础和重要性。接下来的几句强调了顺应自然和内心的修行,提示人们在追求真理的过程中要保持冷静和耐心。诗中“贵在得其中”点明了真理的核心在于把握,而不是浮华的外表。
诗人进一步提到“执中常不易”,表面上看似简单的道理,实际上却蕴含着深刻的哲学思考。他把修行与自然规律结合在一起,体现出一种和谐的思想。最后几句则通过隐喻和象征,表达出一种理想的境界,展现了人与自然、人与人之间的和谐关系。
整首诗语言优美,意象丰富,展现了诗人卓越的艺术才华和深邃的哲理思考,给读者以启示。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诗中使用了比喻(如“土釜”比喻修行基础)、对仗(如“采药堤防不及,行火休教太过”)等修辞手法,增强了诗歌的表达效果。
主题思想:整首诗歌通过对修行、自然、和谐的探讨,表达了诗人对人生和真理的深思,强调了内心修行的重要性。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土釜要端正”中的“土釜”象征什么?
诗中提到的“黄公”是指谁?
“贵在得其中”表达了什么思想?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