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13 12:30:01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13 12:30:01
都人布金地,绀宇岿然存。
山气蒸经阁,锺声山国门。
老杉春自绿,古壁雨先昏。
应有幽人屐,来留石藓痕。
人们在这片金光闪闪的土地上生活,深蓝色的庙宇巍然屹立。
山间的气息笼罩着经阁,钟声从山国的门口传来。
老松树在春天自然长绿,古老的墙壁在雨中先显得昏暗。
想必有幽静的人士走过,留下了鞋印在石头上的苔藓上。
此诗中没有直接引用特定的典故,但“幽人”可理解为隐士文化的象征,隐士往往追求与自然的和谐与内心的宁静。
欧阳修(1007-1072),字永叔,号醉翁,晚号六一居士,北宋时期著名的文学家、政治家。他以散文和诗词闻名,尤其擅长古诗,风格清新自然,情感真挚。
《广爱寺》写于他游览广爱寺时,反映了他对自然和人文的感悟,表达了对宁静生活的向往和对自然之美的赞赏。
《广爱寺》通过生动的描绘与细腻的情感表达,展现了一个富饶宁静的环境。诗的开篇用“都人布金地”引入,描绘出一幅繁华而富饶的景象,接着“绀宇岿然存”展现出寺庙的巍峨与稳固,暗示其悠久的历史与文化底蕴。
“山气蒸经阁,锺声山国门”两句借助自然景象与声音的交融,传达出一种和谐的氛围,令人感受到大自然的包容与寺庙的庄严。诗中以“老杉春自绿,古壁雨先昏”描绘了时间的流逝与自然的循环,老杉树的常绿象征着生命的坚韧,而古墙在雨中变得昏暗则传达出岁月的痕迹与历史的沉淀。
最后一句“应有幽人屐,来留石藓痕”不仅引导读者想象幽人走过的情景,也邀请人们去思考隐士的生活哲学,表明人们在此自然环境中所追求的宁静与内心的平和。
诗歌的中心思想是对自然美的赞美和对宁静生活的向往。通过描绘宁静的寺庙环境,表达了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理念,以及对内心平和的渴求。
选择题:诗中“绀宇”是什么意思?
a) 深蓝色的屋宇
b) 红色的建筑
c) 绿色的山坡
填空题:诗句“老杉春自绿”中的“春”指的是____。
判断题:诗中描绘的是一个繁华喧闹的城市。 (对/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