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30 16:42:21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30 16:42:21
送从叔书记山阴隐居
山顶绝茅居,云泉绕枕虚。
烧移僧影瘦,风展鹭行疏。
卷箔清江月,敲松紫阁书。
由来簪组贵,不信教猿锄。
这首诗的意思是:在山顶上有一处非常隐秘的茅草屋,云雾和泉水环绕着它。烧香的僧人影子消瘦,微风中白鹭悠然飞翔。卷起帘子,看到清澈的江面映照着月光,敲打松树的声音和紫阁的书声交融在一起。原本世俗中地位尊贵的人,不一定能够信任这些教导和教诲,像猿猴一样只会用锄头耕种。
李洞,唐代诗人,生于盛唐时期。他以山水诗著称,作品多描绘自然风光和隐士生活,展现了对隐居生活的向往与对官场的厌倦。
此诗写于李洞送别他的朋友从叔到山阴隐居,表达了对隐士生活的赞美以及对世俗名利的淡泊态度。在唐代,隐居文化兴盛,诗人们常通过写作表达对自然、隐逸生活的向往。
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展现了隐居生活的宁静与美好。第一句“山顶绝茅居”描绘了隐居者所处的高远位置,既让人感受到身处自然之中的清新,又暗示了与世隔绝的孤独。接下来的“云泉绕枕虚”用“云泉”两字营造出一种灵动的氛围,表明这里环境优美,恍若人间仙境。
诗中提到的“烧移僧影瘦”则通过僧人的形象,反映出隐士生活的清苦,隐喻追求精神世界的单纯与执着。而“风展鹭行疏”则通过白鹭的悠然自得,进一步烘托了自然和谐之美,表现了诗人对自由自在生活的向往。
后两句“卷箔清江月,敲松紫阁书”则展现了隐居者在夜晚的宁静生活,卷起帘子,月光照耀,似乎让人感受到一种恬淡的生活态度。最后一句“由来簪组贵,不信教猿锄”则表达了对世俗地位的质疑,强调了物质与精神的对立,暗示在追求名利的同时,往往忽视了真正的价值。
整首诗流露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表现出一种超然物外的洒脱与清新,给人以深思。
整首诗表现了对隐逸生活的追求和对世俗名利的淡泊,强调精神的追求高于物质的享受。通过自然景物的描绘,诗人传达了对理想生活的向往和对现实的反思。
诗中的主旨是什么?
A. 对自然的热爱
B. 对隐居生活的向往
C. 对世俗名利的追求
D. 对友人的怀念
诗中提到的“烧移僧影瘦”是指什么?
A. 僧人影子因烟雾而变得模糊
B. 僧人因为生活清苦而消瘦
C. 僧人正在烧香
D. 僧人影子因风而飘动
“卷箔清江月”表达了怎样的意境?
A. 寂静的山林
B. 明亮的月光照耀下的江水
C. 隐士的孤独
D. 书声琅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