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安字典

《咏架上鹰》

时间: 2025-07-27 11:01:00

诗句

天边心胆架头身,欲拟飞腾未有因。

万里碧霄终一去,不知谁是解绦人。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7-27 11:01:00

咏架上鹰

原文展示:

天边心胆架头身,
欲拟飞腾未有因。
万里碧霄终一去,
不知谁是解绦人。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绘了一只鹰在架子上,虽然心中渴望飞翔,但却没有理由去飞。它想要一飞冲天,然而最终却不知道是谁在为它解开束缚的绳索。


注释:

字词注释:

  • 天边:天空的边际,暗指远方。
  • 心胆:心中所想,胆中所念,指内心的渴望。
  • 架头:架子上,指那只鹰所栖息的地方。
  • 欲拟:想要,打算。
  • 碧霄:碧蓝的天空。
  • 解绦人:解开束缚的人的意思,可能是指能够帮助鹰飞翔的人。

典故解析:

诗中没有直接引用的典故,但“鹰”常常象征着自由、力量和追求远大理想的精神。鹰在古代文学中常与勇敢和高远的志向相联系。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崔铉,唐代诗人,字义阳,号少游,生于公元779年,卒于公元835年。其诗风清新自然,擅长描写山水与自然景物,情感真挚而深刻。

创作背景:

这首诗反映了诗人在观察一只鹰时的思考,表达了对自由与束缚的思考。写作背景可能与当时社会现实有关,诗人或许对自己的理想和现实的矛盾有着深刻的体会。


诗歌鉴赏:

《咏架上鹰》以鹰为主题,探讨了自由与束缚之间的矛盾。诗中,鹰在架上安静地栖息,心中却充满了飞翔的渴望。这种渴望不仅是对天空的向往,更是对理想的追求。然而,它却被束缚在架子上,失去了飞翔的机会,这种情感引发了读者的共鸣。

诗的前两句描绘鹰的姿态和内心情感,创造出一种强烈的对比。虽然鹰有着一身的力量和无畏的精神,但却被现实的束缚所限制。这种矛盾的情感引发了对人生的深刻思考。最后两句中提到的“解绦人”,则提出了一个更深层次的问题:究竟是谁能够帮助我们摆脱束缚,实现理想?

整首诗通过鹰的形象,寓意深远,表达了对自由、理想和人生的思索。崔铉以简练的语言和清晰的意象,让读者在阅读中感受到一种淡淡的忧伤与渴望,展现了诗人对生命的深刻理解。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天边心胆架头身:描绘了鹰在架子上,心中充满了飞向天空的渴望。
  2. 欲拟飞腾未有因:虽然想要飞翔,但没有理由去实现这个愿望。
  3. 万里碧霄终一去:即使到达蓝天深处,也只是短暂的离去。
  4. 不知谁是解绦人:不清楚是谁能够帮助它解开束缚。

修辞手法:

  • 比喻:将鹰的渴望比喻为对自由的追求。
  • 对仗:诗中对仗工整,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 拟人:赋予鹰以情感,增强了表达的生动性。

主题思想:

整首诗围绕自由与束缚的主题展开,表达了对理想与现实之间矛盾的思考。通过鹰的形象,诗人传达了对飞翔的渴望和对解放的期待,反映出一种对人生的深刻感悟。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象征自由、力量与追求理想的精神。
  • 天空:象征理想的境界和广阔的未来。
  • 架子:象征着束缚和现实的限制。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这首诗的主题是什么?

    • A. 自然景观
    • B. 自由与束缚
    • C. 战争
    • D. 爱情
  2. 诗中的“解绦人”指的是什么?

    • A. 帮助别人
    • B. 帮助鹰飞翔的人
    • C. 其他动物
    • D. 诗人本人

答案:

  1. B
  2.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登高》王之涣
  • 《望岳》杜甫

诗词对比:

崔铉的《咏架上鹰》和王之涣的《登高》都描绘了高远的理想与追求。前者通过鹰的形象展现对自由的渴望,后者则通过高山的描写表达对人生目标的追求。两者都反映了诗人对理想的思考,但表现方式有所不同。


参考资料:

  • 《唐诗三百首》
  • 《唐诗鉴赏辞典》
  • 崔铉相关研究论文与书籍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月中行/月宫春 一落索 春闺怨 一落索 有感 虎丘即事 法曲献仙音 思佳客(用晏小山韵) 柳梢青 山房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权准 四点底的字 澌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包含彀的词语有哪些 火塘 耂字旁的字 弗欺暗室 昔士 动不失时 龠字旁的字 逊服 鹵字旁的字 提土旁的字 芥结尾的成语 轻手轻脚 引针拾芥 痛饮黄龙 春花秋月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