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13:05:38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13:05:38
清歌且罢唱,红袂亦停舞。
赵叟抱五弦,宛转当胸抚。
大声粗若散,飒飒风和雨。
小声细欲绝,切切鬼神语。
又如鹊报喜,转作猿啼苦。
十指无定音,颠倒宫徵羽。
坐客闻此声,形神若无主。
行客闻此声,驻足不能举。
嗟嗟俗人耳,好今不好古。
所以绿窗琴,日日生尘土。
唱歌的清音暂且停止,红色的袖子也停下了舞动。
赵老抱着五弦琴,轻柔地抚摸着琴弦。
声音高亢粗犷如风雨交加,
低沉细腻似鬼神细语。
又像喜鹊报喜,转瞬又变为猿啼的苦声。
十指无定,音调颠倒混乱,
坐着的听众听到这声音,形神恍惚无主。
路过的行人听到这声音,驻足而不能离去。
可叹啊,世俗的人们,喜欢今天的音乐而厌弃古老的乐曲,
所以那绿窗下的琴,每天都落满了尘土。
作者介绍: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是唐代著名的诗人,以其通俗易懂的语言和关注民生的题材而著称。他的作品涵盖了丰富的情感和深刻的社会观察。
创作背景:这首《秦中吟十首·五弦》写于白居易晚年,反映了他对当时社会风气和音乐文化的思考。诗中表达了对古典音乐的怀念以及对现代人对传统文化冷漠的无奈。
《秦中吟十首·五弦》是一首充满音乐感的诗作,白居易通过对乐音的细腻描绘,表达了对传统音乐的热爱和对现代人审美的失落感。诗的开头以"清歌且罢唱,红袂亦停舞"引入,瞬间将读者带入一个古典音乐与舞蹈的氛围中。接着,诗人通过对赵叟抱琴的描写,展现了弹奏者与乐器之间的亲密关系,以及音乐的变化。大声粗犷与小声细腻的对比,生动地体现了音乐的丰富性和复杂性。
在后半部分,诗人进一步探讨了音乐在听众心中的影响,"坐客闻此声,形神若无主"描绘了听众听到音乐后的迷失状态,而"行客闻此声,驻足不能举"则表现了音乐的吸引力与感染力。最后,诗人感慨世俗人对今昔音乐的偏见,表达了对传统文化的忧虑和对现代人审美的失望。这首诗不仅是一首音乐的吟唱,更是一曲对文化传承的呐喊。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整首诗通过对古典音乐的描绘,表达了对传统文化的思考与忧虑,反映了时代变迁中人们审美观的变化。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秦中吟十首·五弦》的作者是谁?
诗中提到的乐器是什么?
诗中对声音的描写采用了哪种修辞手法?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