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安字典

《鸟窠和尚赞》

时间: 2025-05-05 16:00:36

诗句

形羸骨瘦久修行,一纳麻衣称道情。

曾结草庵倚碧树,天涯知有鸟窠名。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5 16:00:36

原文展示:

形羸骨瘦久修行,一纳麻衣称道情。曾结草庵倚碧树,天涯知有鸟窠名。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久经修行的和尚,形体瘦弱,身体消瘦;他穿着麻衣,心中却充满了对道理的热爱。曾经在青翠的树旁搭建过草庵,远在天涯的人们都知道他有个“鸟窠”的名号。

注释:

字词注释

  • 形羸:形体瘦弱。
  • 骨瘦:骨骼显露,形容非常瘦。
  • 麻衣:用麻布做的衣服,象征简朴和修行。
  • 称道情:心中对道理的热爱与向往。
  • 草庵:用草搭建的庙宇或居所,表示隐居生活。
  • 碧树:青翠的树木。
  • 天涯:遥远的地方。
  • 鸟窠名:鸟巢的名字,这里指代和尚的隐居之所。

典故解析: “鸟窠”在中国古代诗词中常常象征隐居和清净,表达了诗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此处可能反映了白居易对隐士生活的尊重与赞美。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唐代著名诗人。他的诗歌风格朴实易懂,常以民生疾苦和自然景色为题材,反映社会现实。

创作背景: 《鸟窠和尚赞》写于白居易晚年,反映了他对修行者生活的赞美与理解。此时的白居易已达而立之年,经历了许多社会动荡与个人磨难,心中对平静、简朴的生活向往愈发强烈。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简洁的语言描绘了一个修行和尚的形象,诗中通过对“形羸骨瘦”的描写,传达出修行的艰辛与持久。和尚虽身形消瘦,但其内心却充满了对道理的热爱,这种矛盾的对比引人深思。其次,诗中提到和尚曾在青翠的树旁结草庵,生动展现了他隐居的环境,隐喻了他与自然的和谐相处。最后一句“天涯知有鸟窠名”更是通过鸟窠这一意象,传达了对这种隐逸生活的普遍认可和赞美,体现了白居易对自由与宁静生活的向往。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第一联“形羸骨瘦久修行”:描绘了修行者外表的瘦弱,暗示了其长久修行的艰辛。
  • 第二联“一纳麻衣称道情”:强调了修行者的朴素生活,麻衣象征着他的简朴与对道理的执着。
  • 第三联“曾结草庵倚碧树”:展现了和尚隐居的场景,草庵与碧树相映成趣,表达了他与自然的融洽。
  • 第四联“天涯知有鸟窠名”:表明远方的人们都知道他的名声,强调了他的影响力与被尊重的地位。

修辞手法

  • 比喻:用“鸟窠”比喻隐逸生活,象征自由与宁静。
  • 对仗:“形羸骨瘦”与“天涯知有”形成对比,增强了诗句的韵律感。
  • 拟人:将自然环境与修行者的生活相结合,体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对修行生活的敬意,反映了诗人对清净、简朴生活的向往,展现了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理想。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形羸:象征修行的艰辛。
  • 麻衣:代表简朴和对道理的追求。
  • 草庵:隐逸与宁静的象征。
  • 碧树:自然的美好,暗示与自然的亲密关系。
  • 鸟窠:象征自由的栖息地,隐喻理想生活。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和尚的衣服是什么材料? A. 绸缎
    B. 麻布
    C. 皮革

  2. 诗的最后一句提到的“鸟窠”象征什么? A. 财富
    B. 自由与隐逸
    C. 权力

  3. 白居易对隐士生活的态度是: A. 贬低
    B. 赞美
    C. 无所谓

答案

  1. B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维的《鸟鸣涧》
  • 王之涣的《登鹳雀楼》

诗词对比: 王维的《鸟鸣涧》同样描绘了自然与隐士生活,但更侧重于自然景色的描写和个人情感的抒发。与白居易的《鸟窠和尚赞》相比,王维的作品更注重于自然的静谧与人心的宁静,展现了不同的隐逸境界。

参考资料:

  • 《唐诗三百首》
  • 《白居易诗文选》
  • 《中国古代诗歌鉴赏》

相关查询

云山 入宅三首(大历二年春,甫自西阁迁赤甲) 岁晏行 喜闻盗贼蕃寇总退口号五首 其三 送樊二十三侍御赴汉中判官 石镜 祠南夕望 喜达行在所三首 日暮 泛溪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四百字作文怎么写?这份四百字作文写作指南,让你轻松掌握写作技巧_作文写作不发愁 香海 阿姨字拼音怎么写_汉字拼音学习 姚黄魏品 研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简纲捷端 幸亏 龙老字的笔顺怎么写?龙老字笔顺详解,助你规范书写汉字_汉字笔顺学习 欠字旁的字 可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首字旁的字 白字旁的字 性交 包含贯的词语有哪些 见小暗大 浇俗 十变五化 童字篆书书写指南_篆书童字写法详解 爻字旁的字 曰字旁的字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