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12 11:09:21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12 11:09:21
今朝三月尽,寂寞春事毕。
黄鸟渐无声,朱樱新结实。
临风独长叹,此叹意非一。
半百过九年,艳阳残一日。
随年减欢笑,逐日添衰疾。
且遣花下歌,送此杯中物。
今天是三月的最后一天,春天的事情已经结束,显得格外寂寞。黄鸟渐渐无声,朱樱树上新结的果实开始成熟。我在风中独自长叹,这一声叹息的意义不仅仅是一声。岁月已经过了五十年,今天的艳阳下只剩下最后的一天。随着年岁的增长,欢笑逐渐减少,日复一日,衰老和疾病却慢慢增多。无奈之下,我只能在花下唱歌,借此来送别杯中的美酒。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唐代著名诗人,以其平易近人的诗风和深入人心的主题而广受欢迎。他的诗作涉及政治、生活、爱情等诸多方面,尤其以《琵琶行》和《长恨歌》最为人熟知。白居易倡导“诗要通俗易懂”,其作品常带有社会关怀。
《三月三十日作》创作于白居易晚年,正值他对人生的感慨期。春天的逝去象征着生命的流逝,诗中流露出对岁月无情、生命短暂的感慨,以及对美好事物的怀念和珍惜。
白居易的《三月三十日作》以其清新的意象和深刻的情感展现了诗人对春天的无限眷恋和对时光流逝的无奈。诗的开头便以“今朝三月尽”引入,给人一种春天即将结束的紧迫感。接着,诗人用“黄鸟渐无声,朱樱新结实”描绘了春天的景象,黄鸟的沉寂和樱桃的成熟形成鲜明对比,暗示着生命的轮回与无常。
随着诗歌的深入,诗人转向个人的内心世界,感叹“半百过九年”,表达了对自己年龄的敏感和对生命流逝的无可奈何。“艳阳残一日”更是将时间的飞逝展现得淋漓尽致,诗人似乎在用一种唱和的方式来回应生命的悲哀。
最后,“且遣花下歌,送此杯中物”则是一种面对生命的态度,虽然感到衰老和疾病的侵袭,但诗人依然选择在花下歌唱,以酒送别过去的美好时光,展现出一种豁达的心态。整首诗情感真挚,意境深远,既有对春天的怀念,也有对人生的感悟,是白居易诗歌中典型的风格表现。
整首诗的主题围绕着对生命流逝的感慨和对春天的怀念,展现了诗人对岁月无情的悲伤与对美好时光的珍惜。虽然感到衰老,但诗人依旧选择以歌相送,显示出一种乐观的生活态度。
诗人写作《三月三十日作》的主要情感是什么?
A. 欢乐
B. 愁苦
C. 愤怒
D. 平静
诗中提到的“黄鸟渐无声”意味着什么?
A. 春天的结束
B. 夏天的来临
C. 冬天的到来
D. 秋天的收获
“且遣花下歌,送此杯中物”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态度?
A. 绝望
B. 愉快
C. 豁达
D. 忧伤
白居易与杜甫都是唐代的伟大诗人,但白居易的诗更倾向于通俗易懂,关注生活的细节,表达个人情感,而杜甫则常常关注国家和社会的命运,情感更加深沉、激烈。两者在主题和风格上各有千秋,反映出不同时代的诗人对生活的不同理解与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