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13:18:28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13:18:28
访陈二
白居易
晓垂朱绶带,晚著白纶巾。
出去为朝客,归来是野人。
两餐聊过日,一榻足容身。
此外皆闲事,时时访老陈。
清晨时,我佩戴红色的官带,傍晚则戴上白色的纶巾。
出门时是朝廷的客人,回家时却是个乡野的隐士。
两顿饭足以维持日常生活,一张床足以让我安身。
其他的事情都是闲杂琐事,因此我时常去拜访老陈。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作者介绍: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是唐代著名的诗人。他的诗歌以通俗易懂、感情真挚而著称,尤其擅长描写社会生活和人情世故。他的生活经历丰富,曾担任多种官职,后期隐居,常写诗歌表达对人世的感悟。
创作背景: 这首诗写于白居易的隐居生活时期,反映了他对官场生活的感慨与对田园生活的向往。诗中表现了他对生活简朴、内心宁静的追求。
《访陈二》是一首表现白居易对隐逸生活向往的诗作。全诗通过对比,展现了诗人身份的转变与内心的矛盾。开篇两句描述了他作为官员的外在形象:清晨佩戴朱色绶带,表明地位尊贵;傍晚时分更换为白纶巾,象征着归于平淡。然而,正是这种外在的荣耀与内心的渴望形成鲜明对比。诗人在外是“朝客”,回到家中却是“野人”,体现了他对权力的厌倦及对自然、自由生活的向往。
后两句则进一步说明诗人对简单生活的满足,简单的饮食和一张床便能让他过上安宁的日子。诗中的“闲事”是对世俗繁杂事务的淡然,表达了诗人对简朴生活的追求与向往。最后,时常去访老陈,既是对友谊的珍视,也是对简单生活的推崇。
整首诗清新自然,透出一种洒脱和宁静的气质,体现了白居易作为一个诗人对人生的独特理解和深刻感悟。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诗中使用了对比(“朝客”与“野人”)、排比(“两餐”、“一榻”)等修辞手法,增强了诗意的表现力,同时突出了诗人对生活态度的转变。
主题思想: 整首诗反映了白居易对官场生活的厌倦和对悠闲隐逸生活的向往,表现了他对人情世故的深刻理解和对简单纯粹生活的追求。
意象词汇:
这些意象不仅描绘了诗人的生活状态,也传达了他对人生和社会的深刻思考。
诗词测试:
诗中“朱绶带”代表什么?
诗人回到家中称自己为“野人”,这表明他对什么的向往?
“两餐聊过日”中的“两餐”意味着什么?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