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7 01:12:14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01:12:14
题孤山寺山石榴花示诸僧众
白居易
山榴花似结红巾,
容艳新妍占断春。
色相故关行道地,
香尘拟触坐禅人。
瞿昙弟子君知否,
恐是天魔女化身。
山石榴的花就像结成红色的头巾,
它那娇艳的容颜占据了春天的美丽。
花的色相与香气影响着行道和尚,
恰似香尘要触碰坐禅的人。
你可知道,瞿昙的弟子们,
这恐怕是天魔女的化身吧。
“瞿昙弟子”指的是佛教中的弟子,暗示佛教思想。“天魔女”则源自佛教中的邪恶存在,常用来形容引诱人的美丽。
白居易(772-846),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唐代著名诗人。他的诗歌语言通俗易懂,内容关注民生,风格清新自然,常以直白的方式表达情感,深受大众喜爱。
此诗作于白居易在孤山寺时,正值山石榴花盛开之际,诗人借花抒怀,表达对生活美好与诱惑的感慨,反映他对禅宗的思考。
《题孤山寺山石榴花示诸僧众》不仅描绘了山石榴花的美丽,更深层次地探讨了美与诱惑之间的关系。诗中,山榴花如红巾般娇艳,仿佛在春天的舞台上独占鳌头。花的色彩与香气不仅吸引着过往的行道者,也似乎在触动那些专心坐禅的僧人。此时,诗人巧妙地引入“瞿昙弟子”,以此指代坐禅的和尚,借此表达对修行与欲望之间矛盾的关注。
“恐是天魔女化身”一句,令人深思。此句不仅是对美丽花朵的警惕,更是对生活中种种诱惑的反思。白居易在诗中通过生动的意象,展现出一种对美的向往与警惕并存的复杂心理,让人感受到在繁华的外表下,可能隐藏着更深的诱惑与挑战。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和深刻的寓意,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的感悟与思考,揭示了美与诱惑、禅与欲之间的微妙关系,给人以警醒与启示。
整首诗通过对山石榴花的描绘,反映了对美的赞美与对诱惑的警惕,表达了在美丽的背后可能隐藏的危险与挑战,提醒人们在修行与生活中保持清醒的头脑。
这些意象结合在一起,构成了诗中美与诱惑的主题,具有深厚的文化内涵与象征意义。
白居易的《题孤山寺山石榴花示诸僧众》主要描写了什么?
a) 春天的到来
b) 山石榴花的美丽与诱惑
c) 坐禅的宁静
“恐是天魔女化身”这句中“天魔女”指的是什么?
a) 美丽的女子
b) 诱惑的存在
c) 自然的力量
杜甫《春望》与白居易的《题孤山寺山石榴花示诸僧众》都描绘了春天的美景,但杜甫更多关注的是国家的动荡与个人的悲伤,而白居易则集中在美与诱惑之间的哲理思考,展示了不同的情感基调和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