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安字典

《石镜》

时间: 2025-04-27 07:19:50

诗句

蜀王将此镜,送死置空山。

冥寞怜香骨,提携近玉颜。

众妃无复叹,千骑亦虚还。

独有伤心石,埋轮月宇间。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07:19:50

原文展示:

蜀王将此镜,送死置空山。
冥寞怜香骨,提携近玉颜。
众妃无复叹,千骑亦虚还。
独有伤心石,埋轮月宇间。

白话文翻译:

蜀王把这面镜子送去,留在空山中以示追念。
在寂静的地方,怜惜那香骨,陪伴着那近乎玉颜的女子。
众妃们再也没有叹息,千骑也都虚空归还。
唯有那伤心的石头,埋在月光下宇宙之间。

注释:

  • 蜀王:指蜀汉的统治者,可能是指刘备或后来的蜀汉皇帝。
  • 香骨:指美丽女子的遗骨,形容其美丽的容貌。
  • 玉颜:形容女子的美丽,仿佛如玉一般。
  • 众妃:指后宫的妃嫔们。
  • 千骑:指随行的千名骑兵,象征着当时的权势与军队。
  • 伤心石:意指因怀念而悲伤的石头,象征着失落与哀伤。

典故解析:

此诗提到的“蜀王”与“镜子”可能与历史上刘备和他的妻子相关。诗中展现了对美丽女子的怀念与悲痛,反映了诗人对逝去事物的惋惜。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杜甫(712年-770年),字子美,号少陵野老,唐代著名诗人,与李白被誉为“李杜”。其诗风沉郁顿挫,常表达对现实的关注和对人民的关怀。

创作背景:

《石镜》创作于杜甫晚年,时值战乱频仍,诗人目睹了国家的衰败和人们的苦难,借用这面镜子来反映对美好事物的怀念以及对过去的无奈。

诗歌鉴赏:

《石镜》是杜甫对美好事物的深切怀念之作,诗句以镜子为主题,象征着对逝去美好时光的追忆。诗开头以“蜀王将此镜”引入,立刻将读者带入一个充满历史感的场景。镜子不仅是物品,更是承载着情感的载体,寄托着对美丽女子的思念。接着,诗人写道“冥寞怜香骨”,通过“冥寞”二字,表达了对女子孤独的怜惜和无尽的怀念。而“众妃无复叹,千骑亦虚还”则进一步强调了失去后的寂寞与虚无,众妃的哀叹消失,显得更为孤独。因此,最后一句“独有伤心石”既是一种具象的表达,也是一种抽象的情感寄托,石头在月光下静静埋藏,象征着对逝去爱恋的无声哀悼。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情感描写和意象的运用,展现了杜甫深沉的思考与无尽的惆怅。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 第一联描绘了蜀王将镜子送去的场景,暗示对逝去之人的怀念。
    • 第二联中“冥寞”与“香骨”的结合,表现内心的孤独与对美的怀念。
    • 第三联通过“众妃无复叹”显示了后宫的冷清与失落。
    • 最后一句以“伤心石”作结,表达了深刻的哀伤与无奈。
  • 修辞手法

    • 比喻:将镜子比作怀念的载体,增强了情感的渲染。
    • 拟人:通过“伤心石”赋予无生命的物体以情感,增加了诗的情感深度。
  • 主题思想: 诗歌表现了对美好事物的怀念与失去后的孤独,反映了杜甫在乱世中的感伤与无奈。

意象分析:

  • 镜子:象征着记忆与怀念。
  • 香骨:代表美好的爱情与美丽的女子。
  • 伤心石:象征着悲伤与怀旧。

互动学习:

  • 诗词测试
    1. 诗中“蜀王将此镜”指的是哪位历史人物?
      • A. 刘备
      • B. 李白
      • C. 杜甫
    2. “冥寞怜香骨”中的“香骨”指的是什么?
      • A. 美丽的女子的遗骨
      • B. 香气四溢的花
      • C. 一块香味的石头
    3. 诗中提到的“伤心石”有什么象征意义?
      • A. 表达怀念与哀伤
      • B. 代表财富
      • C. 象征快乐

答案

  1. A
  2. A
  3.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白《夜泊牛渚怀古》
  • 白居易《琵琶行》

诗词对比:

比较杜甫的《石镜》和李白的《夜泊牛渚怀古》,两者都表达了对过往美好的追忆和情感的流露,但李白的诗更多地展现了豪情与奔放,而杜甫则更显沉郁与深沉。

参考资料:

  • 《杜甫全集》
  • 《唐诗三百首》
  • 《诗经与唐诗的比较研究》

相关搜索

相关查询

咏月 忆夏口 春晚寄钟尚书 酬章处士见寄 所思 息夫人庙 红叶 寄三衢孙员外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低开头的成语 弄鬼掉猴 久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麻痹大意 面争庭论 柄事 焙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麥字旁的字 臼字旁的字 魚字旁的字 天下大治 浓墨重彩 玄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洪伐 包含禄的成语 川字旁的字 图籍 莴苣 改过迁善 耒字旁的字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