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7 00:40:56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00:40:56
我自山中,渔樵冷族。
一丘一壑平生熟。
朅来江海寄余生,
心兵语阱频奔北。
九里灵河,十分光烛。
分辉借润须邻曲。
柳家兄弟莫瞋人,
狂奴小户元低促。
我生活在山中,身边只有渔夫和樵夫这样冷清的人群。
这一丘一壑,都是我一生所熟悉的地方。
近来我来到江海,寄托我的余生,
心中充满了忧虑与烦恼,频频奔向北方。
九里长的灵河,光芒四射。
分辉借润的曲子,必须有邻人相伴。
柳家兄弟不必对人心怀怨恨,
狂妄的小户人家本就地位低下。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作者介绍:
王以宁,宋代诗人,生活在北宋时期,他的诗歌以自然山水为题材,风格清新脱俗,常表现对生活的感悟和对自然的热爱。
创作背景:
本诗作于王以宁隐居于山中期间,反映了他对生活的思考,表达了对自然的向往和内心的忧愁。
《踏莎行》以清新的意象和深邃的情感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人生的思考。开篇描绘了渔夫和樵夫的生活场景,暗示了诗人选择隐居的原因,既是对世俗喧嚣的逃避,也是对内心宁静的追求。诗中提到“一丘一壑平生熟”,显示了诗人与自然的亲密关系,体现出他对生活的深厚理解。
接着,诗人描绘了自己的心情状态,提到“心兵语阱”,可以看出他内心的挣扎与不安。他把自己的生活比作“江海”,反映了对未来的迷茫与对生命的寄托。后半部分提到的“九里灵河”光辉灿烂,象征着诗人内心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最后,诗人提醒柳家兄弟不要对人心怀怨恨,显示了他对人际关系的理解与宽容。这种情感的传递,使得整首诗既有个人的情感,又有对社会的思考,表现了诗人深刻的哲理思考和人文关怀。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描绘自然与人际关系,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的思考、对理想的追求,以及对内心烦恼的反思,体现了隐逸生活的哲学思考。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王以宁的《踏莎行》主要描绘了什么样的生活环境?
诗中提到的“心兵语阱”意指什么?
“狂奴小户元低促”表达了诗人对什么现象的看法?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