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7 15:33:09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15:33:09
念奴娇 王以宁 〔宋代〕
云收天碧。渐风高露冷,群喧初寂。
远浦归舟荒渡口,搴篷横棹堤侧。
一带澄江,十分蟾影,千里寒光白。
襟怀迎爽,有人独步携策。
遥想帘卷琼楼,凭阑凝望,此意知何极。
声断秦箫双凤驾,凌厉飞仙同籍。
问汉乘槎,采珠临海,往事空踪迹。
莫辞吟赏,终宵清景难得。
天空云彩散去,天色愈加碧蓝。渐渐地,风变得高亢,露水也变得寒冷,喧闹的人声逐渐变得寂静。远处的渡口,归来的船只在荒凉的渡口停靠,撑起篷布,横着桨停在堤岸旁。一条清澈的江水,映照着皎洁的月影,千里水面上洒满了寒光。胸怀迎着清爽的微风,有人独自步行,手中拿着书卷。遥想那帘子卷起的琼楼,倚着栏杆凝望,心中的意绪又能到达何方呢? Qin的箫声断绝,双凤驾临,犹如飞仙共乘同舟。问汉朝的乘槎者,临海采珠,往日的踪迹已然空无。不要辜负这吟咏的机会,毕竟这样的清景难得一见,整夜都值得珍惜。
王以宁,字子晦,号蓝田,出生于宋代,才华出众,尤其擅长词作。他的作品风格清新脱俗,情感细腻,常常描绘自然景色与人情冷暖。
《念奴娇》创作于王以宁的晚年,诗中描绘的是一个秋天的夜晚,作者通过描写江景与个人的思绪,表达了对往日的怀念和对美好景色的珍惜之情。
《念奴娇》是一首描写秋景与人生感悟的词作。王以宁在这首词中运用了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一幅清丽的江南秋景。开头的“云收天碧”便给人一种清新明朗的感觉,随着“渐风高露冷,群喧初寂”的描写,诗人将读者带入一个喧闹渐静的时刻,仿佛可以闻到秋天的凉意和感受到自然的变化。
诗中通过“远浦归舟荒渡口,搴篷横棹堤侧”的细节描写,展示了秋天的寂静与孤独,远处的归舟和荒凉的渡口暗示了人生的无常与孤独。而“一带澄江,十分蟾影,千里寒光白”的描写则让人感受到夜晚的宁静与美丽,清澈的江水映照着月亮,千里寒光的意象让人心生敬畏。
在情感上,诗人通过“襟怀迎爽,有人独步携策”的表达,展现出一种超然的心态,似乎在独自享受这份宁静。在“遥想帘卷琼楼,凭阑凝望,此意知何极”中,诗人又引发了对过往的怀念和对未来的思考。最后,诗人用“莫辞吟赏,终宵清景难得”总结了整首词的情感,强调了对美好时光的珍惜,传达出一种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
整首词在优美的意象中蕴含了丰富的情感,既有对自然的热爱,也有对人生的感悟,展示了王以宁独特的艺术风格和深邃的思想。
整首诗通过对秋天景色的描绘,表现了诗人对时光流逝的感慨与对美好生活的珍惜,传达出一种宁静、淡远的情感基调。
选择题:诗中描写的景象主要是在什么季节?
填空题:诗中提到的“千里寒光白”是指____的景象。
判断题:诗中表达了对往事的怀念与珍惜的情感。(对/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