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3 00:45:19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3 00:45:19
平头四十误儒冠,独立西楼忧万端。
两鬓飘萧半华发,羞将勋业镜频看。
这首诗的意思是:我已经四十岁了,却因种种原因未能成为儒生,独自站在西楼上,心中感到无尽的忧愁。两鬓的白发已开始显露,我感到羞愧,不敢常常对着镜子去看自己过去的功业。
这首诗中没有直接引用的历史典故,但“儒冠”与古代读书人身份的象征性联系,反映了诗人对自己未能实现理想的懊悔和自责。
作者介绍:杨冠卿,宋代诗人,以其清新脱俗的诗风和对人生的深刻思考而著称。他的作品往往反映个人情感与社会现象的交织。
创作背景:此诗创作于诗人经历了一段失落和困惑的时期,或许是在反思自己的人生选择与成就时所作,表达了对理想与现实之间矛盾的思考。
杨冠卿的《西楼》是一首充满个人情感的诗,表达了诗人在中年时的惆怅和无奈。开头两句“平头四十误儒冠”,直白地道出了诗人在四十岁时的失落与自责,他未能如愿以偿,成为理想中的儒生。接着“独立西楼忧万端”,则描绘了他在西楼独自思索的情景,忧虑的情感溢于言表。诗中提到“白发”与“勋业”,不仅是对时间流逝的感叹,也是对自我成就的质疑与羞愧。整首诗通过简洁的语言,深刻地揭示了人们在追求理想与现实生活中所面临的困境和心理冲突,给读者以强烈的共鸣。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这首诗的中心思想是对人生理想的追求与现实的失落之间的反思,表现了诗人对个人成就感的缺失和对未来的迷茫。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人四十岁时的心境如何?
“羞将勋业镜频看”中的“羞”字表达了什么情感?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可以将杨冠卿的《西楼》与李白的《月夜忆舍弟》进行对比。两首诗都表达了对人生的感慨,但杨冠卿更注重自我反思与内心的忧愁,而李白则是对亲情的思念和对人生短暂的感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