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7 15:05:14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15:05:14
眼看西园红与紫,
年来几度芳菲。
吾生四十渐知非。
只思青箬笠,
江上雨霏霏。
饮酒但知寻夏季,
不须远慕安期。
丹成仙去是何时,
龟藏何必学,
春日正迟迟。
眼看西园的花朵红紫相间,
这些年来几度春光明媚。
我活到四十岁渐渐知道了人生的无常。
只想在青色的箬笠下,
看江面上的细雨霏霏。
饮酒时只知道寻觅夏季的快乐,
无需遥远地仰慕安期。
丹药成仙又是何时呢?
龟虽藏身又何必学习,
此时正是春日迟迟的时光。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作者介绍: 王以宁,字子宁,号静斋,宋代诗人,以诗词见长,尤其擅长描写自然景物和人生哲理,作品风格清新、婉约。
创作背景: 本诗写于王以宁生平的某个阶段,反映了他对人生的思考和对自然的热爱。时代背景下,士人常常追求道教文化,追求长生不老的理想。
《临江仙》通过细腻的描绘和深刻的哲理思考,表现了诗人对人生、自然的感悟。开篇以“眼看西园红与紫,年来几度芳菲”引入,展现了春天的生机与美丽,然而随即转入对生命的思考,诗人在经历了四十年的生活后,渐渐领悟到人生的无常。诗人通过“饮酒但知寻夏季,不须远慕安期”表达了对现实生活的满足与珍惜,反映出一种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最后以“春日正迟迟”结束,意象温暖,给人一种宁静的美感,体现出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强调了对生活的珍惜与对自然的热爱,反映了诗人对人生哲理的思考,体现出一种淡泊明志的生活态度。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安期”指的是哪个历史人物?
诗人对人生的态度是:
“饮酒但知寻夏季”指的是诗人对什么的追求?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王以宁的《临江仙》与李白的《将进酒》都表现了对饮酒的热爱,但王以宁更注重生活的哲理与自然的描写,而李白则更多地表达了豪放与壮志。两者在情感基调上存在差异,前者宁静内敛,后者豪情四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