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19 05:27:44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19 05:27:44
腊云寒不动,残岁转萧条。雪意千山静,天形一雁高。冰留檐旧滴,红到杏新梢。寂寞群儿笑,因文更解嘲。
腊月的云层寒冷而凝固,岁末的景象愈发萧条。雪的意味让千山万岭都静默无声,天空中只有一只雁高飞。屋檐下还残留着旧时的冰滴,而杏树的新梢却已泛红。在寂寞中,孩子们的笑声显得格外刺耳,他们因文字而更加自嘲。
作者介绍:张耒(1054-1114),字文潜,号柯山,北宋文学家,与黄庭坚、秦观、晁补之并称“苏门四学士”。他的诗风清新自然,多写景抒情,反映社会现实。
创作背景:这首诗写于腊月,诗人通过描绘冬日的景象,表达了对岁末萧条的感慨和对寂寞生活的自嘲。
这首诗以冬日的景象为背景,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腊月的寒冷和岁末的萧条。首句“腊云寒不动”,用“寒不动”形容云层,突出了冬日的严寒和静谧。次句“残岁转萧条”,以“萧条”形容岁末的景象,传达了诗人对时光流逝的感慨。
中间两句“雪意千山静,天形一雁高”,通过对雪和雁的描绘,进一步强化了冬日的静谧和孤寂。雪的意味让千山静默,而高飞的雁则象征着孤独和离别。
后两句“冰留檐旧滴,红到杏新梢”,通过对冰和杏的描绘,展现了冬日的细节和生机。冰滴残留,杏梢泛红,既表现了冬日的寒冷,又暗示了春天的临近。
最后两句“寂寞群儿笑,因文更解嘲”,以孩子们的笑声和自嘲作结,表达了诗人对寂寞生活的感慨和对文字的自嘲。整首诗情感深沉,语言凝练,通过对冬日景象的描绘,传达了诗人对时光流逝和寂寞生活的深刻感受。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对冬日景象的描绘,传达了诗人对时光流逝和寂寞生活的深刻感受。诗中既有对严寒和静谧的描绘,也有对生机和自嘲的表达,展现了诗人复杂而深沉的情感。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腊云寒不动”形容的是什么? A. 冬天的云 B. 春天的云 C. 夏天的云 D. 秋天的云
诗中“残岁转萧条”表达了什么情感? A. 喜悦 B. 悲伤 C. 平静 D. 愤怒
诗中“雪意千山静”中的“雪意”指的是什么? A. 雪的意味 B. 雪的形状 C. 雪的颜色 D. 雪的温度
诗中“天形一雁高”中的“雁”象征着什么? A. 孤独 B. 快乐 C. 温暖 D. 热闹
诗中“冰留檐旧滴”中的“檐旧滴”指的是什么? A. 屋檐下的雨水 B. 屋檐下的冰滴 C. 屋檐下的雪 D. 屋檐下的霜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推荐书目:
以上是对张耒《腊日四首 其二》的详细解析和相关资料推荐,希望能帮助您更好地理解和欣赏这首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