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12:22:50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12:22:50
墨池
作者:胡融 〔宋代〕
吾闻逸少笔,人手銛如戈。
结庐在华顶,凿池派天河。
书将鬼汗写,墨遣神手磨。
掞藻卧白云,秃兔堆成坡。
临池日月远,素流变玄波。
咨嗟抚遗迹,寒猨啼薜萝。
搏壁寻瘗鹤,入洞求换鹅。
长松落青荫,石巘空摩挲。
我听说王羲之的笔法,如同人手中的戈矛一样锋利。
他在华顶山上建造了草庐,挖掘出像天河一样的墨池。
书法将鬼神的汗水写下,墨水则让神秘的手法磨炼。
在白云上掞藻,光秃的兔子堆成了坡。
临近墨池,日月显得遥远,清澈的墨水变成了玄妙的波浪。
感叹抚摸遗迹,寒猿在薜萝间啼叫。
搏击石壁寻找埋葬的鹤,进入洞中寻求变换的鹅。
高大的松树落下青荫,空旷的石崖被轻轻摩挲。
作者介绍:胡融,宋代诗人,生平不详,作品多表现对自然和书法的热爱,风格清新自然。
创作背景:此诗写于隐居的环境中,表达了对书法艺术的崇敬以及对自然的感悟,反映了宋代文人对生活的追求。
《墨池》通过描绘墨池的自然环境和书法创作的过程,展现了诗人对书法艺术的崇高敬意。诗中提到的“逸少”指的是王羲之,他的书法被誉为“书圣”,而“墨池”则是他的创作源泉。通过对墨池的描写,胡融不仅表达了对王羲之的仰慕之情,也寄托了自己对书法的追求和对艺术境界的向往。
诗中采用了丰富的意象,如“华顶”、“天河”、“白云”等,构造出一个既真实又梦幻的空间,使读者感受到书法与自然的和谐。尤其是“临池日月远,素流变玄波”,通过描写自然的变幻,表现了时间的流逝和书法艺术的永恒。
此外,诗中还穿插了个人情感的抒发,如“寒猨啼薜萝”,不仅增添了诗的意境,且让人感受到诗人在创作过程中那种孤独与沉思的状态。这种主观情感与客观环境的结合,使得全诗更具层次感和深度。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全诗充满了对书法艺术的崇敬、对自然的热爱和对人生哲理的思考,体现了文人追求卓越与精神自由的思想。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墨池》的作者是谁?
诗中提到的“逸少”是指哪个历史人物?
“临池日月远,素流变玄波”表达了什么样的情感?
答案:1-B,2-A,3-D。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