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23 13:55:50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23 13:55:50
作者: 胡融 〔宋代〕
类型: 古诗词
顗公天人师,猛虎屡欲瞋。
形体掘槁木,鸷心化为仁。
猥厕龙象侧,而作猫犬驯。
砺齿怖天魔,掉尾迎山君。
西伯困羑里,仲尼畏匡人。
人心害贤圣,宁与猛虎邻。
这首诗以顗公(即黄帝)为天人师,猛虎虽屡有怒意,但其身体如同掘木的根部,凶猛的心肠却化作了仁爱。即使是龙象的威严,也被驯化成了猫犬。磨砺牙齿以惧怕天魔,摇尾巴迎接山君。西伯羑里被困,仲尼也畏惧匡人。人心伤害贤明圣人,宁愿与猛虎为邻。
作者介绍: 胡融,字介甫,号东山,宋代诗人,以词风清新著称。其作品多描绘自然及社会人情,关注民生,深受当时文人推崇。
创作背景: 此诗作于宋代,当时社会动荡,政治腐败,诗人借用猛虎象征外敌与内忧,表达对贤者与圣人的渴望与思考,揭示了人心的复杂与社会的现状。
《伏虎坛》是一首充满哲理与深意的作品。诗人通过对猛虎的描绘,象征了当时社会中强权与暴力的存在,表达了对仁爱与和平的渴望。前两句以顗公和猛虎为引子,展示了强者的双面性;其一,猛虎虽勇猛,然其心可化为仁;其二,象征形式的强大(龙象)也能被驯化。接下来的句子则探讨了人心的阴暗,以及社会对贤者的压制。诗中的“宁与猛虎邻”更是直言不讳地揭示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反映出对社会正义与贤者的渴求。
整首诗意象鲜明,运用了丰富的比喻与对比,使得情感深刻而耐人寻味。诗人通过对比强者与贤者的处境,发出了对当时社会现状的无奈与哀叹。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诗歌表达了对贤者的渴望与对社会阴暗面的批判,体现了诗人对人心与权力的深刻思考。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顗公”指的是哪位历史人物?
“宁与猛虎邻”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诗中提到的“仲尼畏匡人”是指什么?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