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安字典

《咏徐正字画青蝇》

时间: 2025-04-26 19:31:48

诗句

误点能成物,迷真许一时。

笔端来已久,座上去何迟。

顾白曾无变,听鸡不复疑。

讵劳才子赏,为入国人诗。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19:31:48

原文展示

咏徐正字画青蝇
作者:韦应物 〔唐代〕

误点能成物,迷真许一时。
笔端来已久,座上去何迟。
顾白曾无变,听鸡不复疑。
讵劳才子赏,为入国人诗。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表达了对徐正字画的赞美,作者认为误点(即画中蝇)虽然是一种偶然,但却能成为艺术的一部分,体现了真与假的迷离。笔墨已经挥洒了很久,然而在艺术创作的过程中,时间似乎并不重要。即使外界的杂音(如鸡鸣)也不会影响创作的专注。最后,诗人感慨,才子的作品不一定能获得应有的赏识,只希望能够被世人所了解和认可。

注释

  • 误点:指意外的笔触或痕迹,表示偶然所成的艺术。
  • 迷真:迷惑了真实,暗示艺术中虚构的成分。
  • 顾白:指白纸,象征创作的基础。
  • 听鸡:暗指外界的干扰。
  • 才子:指有才华的文人或艺术家。
  • 入国人诗:意味着作品能够被国家的人所欣赏和接受。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韦应物,唐代著名诗人,字子云,号静斋,生于公元738年,以其清新自然的诗风和深厚的文学造诣而著称。韦应物的诗常常反映自然景物与人文情怀。

创作背景:此诗创作于唐代盛世,艺术氛围浓厚,文人对绘画、书法等艺术形式的欣赏达到高峰。诗中提到的徐正字,可能是当时著名的书法家或画家,表达了诗人对艺术的追求和对创作过程的思考。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简练的语言表达了深邃的艺术哲学。开头的“误点能成物”,使人思考艺术创作中的偶然性与必然性。韦应物通过“迷真”这个概念,探讨了艺术作品的真实与虚幻,强调了创作中的主观性。接下来的句子转向个人创作的时间观,表现出一种专注与坚持的态度。即使外界的干扰(如鸡鸣)也无法动摇他对创作的执着。最后,诗人对于才子作品的评价,透露出对艺术价值和社会认可的深刻思考。整首诗在平静中透出一股哲理的力量,既是对艺术的赞美,也是对创作者内心世界的反思。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1. “误点能成物”:意外之笔竟能成为作品的一部分,说明艺术的偶然性。
    2. “迷真许一时”:偶然与真实之间的迷惑,暗示艺术的主观性。
    3. “笔端来已久”:强调创作过程的漫长与坚持。
    4. “座上去何迟”:表明时间在创作中的相对性。
    5. “顾白曾无变”:纸上无变化,预示着创作的潜力。
    6. “听鸡不复疑”:外界干扰无法影响内心的专注。
    7. “讵劳才子赏”:才子的作品不易被欣赏,反映出作者对艺术认可的渴望。
    8. “为入国人诗”:希望自己的作品能为世人所接受和理解。
  • 修辞手法:诗中运用了比喻(“误点成物”)和对仗(如“笔端来已久,座上去何迟”),增强了诗的韵律感和表现力。

  • 主题思想:探索艺术创作中的偶然与必然,表达对艺术的执着与对社会认可的渴望。

意象分析

  • 青蝇:象征艺术创作中的偶然因素,暗示着独特的艺术风格。
  • 笔端:象征创作的过程与心血。
  • 鸡鸣:代表外界的干扰与现实的喧嚣。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误点能成物”中的“误点”指的是: A. 画中的错误
    B. 偶然的笔触
    C. 画家的失误
    D. 观众的误解

  2. 诗中提到的“听鸡不复疑”表达了: A. 对鸡鸣的怀疑
    B. 对创作的专注
    C. 对外界的关注
    D. 对时间的浪费

答案

  1. B
  2.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白的《夜泊牛渚怀古》
  • 杜甫的《春望》

诗词对比: 与李白的豪放相比,韦应物的诗更注重内心的细腻情感与哲理思考。李白通过豪放的意象表达对自由的追求,而韦应物则通过对艺术创作的反思展现了对创作过程的深刻理解。

参考资料

  • 《唐诗三百首》
  • 《中国古代文学史》
  • 韦应物的传记与评论文章

相关查询

自笑 长相思 湖州歌九十八首 其七十二 浮丘道人招魂歌 文山道人事毕壬午腊月初九日 惠山值雨 杭州杂诗和林石田 彭州 杭州杂诗和林石田 其二 越州歌二十首 其三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狙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秃宝盖的字 养军千日,用在一时 亅字旁的字 君圣臣贤 降妖捉怪 鼍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曰字旁的字 三点水的字 君圣臣贤 虎质羊皮 告老还家 见字旁的字 东曦既驾 历远 生铜 尊大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