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19 09:18:44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19 09:18:44
简略非世器,委身同草木。
逍遥精舍居,饮酒自为足。
累日曾一栉,对书常懒读。
社腊会高年,山川恣游瞩。
明世方选士,中朝悬美禄。
除书忽到门,冠带便拘束。
愧忝郎署迹,谬蒙君子录。
俯仰垂华缨,飘飖翔轻毂。
行将亲爱别,恋此西涧曲。
远峰明夕川,夏雨生众绿。
迅风飘野路,回首不遑宿。
明晨下烟阁,白云在幽谷。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世俗权力和名利的淡泊态度,描绘了他在精舍中悠闲自得的生活状态。诗人感叹自己并非世俗所需的器物,宁愿与自然融为一体。尽管身处喧嚣的世间,心中却向往自由、饮酒、自得其乐。即使有时懒于读书,依然乐于在社腊年会中游玩山川。当他收到了被选为官员的消息时,内心却感到愧疚和拘束,觉得自己不配得到这样的荣誉。诗的最后,他怀念与朋友的离别,依依不舍,目送远方的山川,感受自然的美好。
作者介绍:韦应物,唐代诗人,字子云,号长春,生于公元737年,卒于公元792年。以其清新脱俗的诗风和深厚的文学修养而闻名。
创作背景:此诗写于韦应物被任命为尚书郎之际,表达了他对官职的无奈与对自由生活的向往,反映了唐代士人的生活状态及心理。
这首诗以优美的意象和深刻的情感展现了诗人对世俗生活的厌倦与对自然恬淡生活的向往。开篇即以“简略非世器”引入,表明诗人对世俗名利的淡漠,接着描绘精舍生活的自由与快乐,形成鲜明对比。诗中多次提及自然,如“山川恣游瞩”和“远峰明夕川”,展现了诗人与自然的亲密关系,反映了他内心的宁静与满足。
诗人对待官职的态度也颇具哲理,虽然收到任命,却感到愧疚与拘束,表现了士人对名利的复杂心理。此外,诗中还有对朋友离别的感伤,增添了一份人情味,使整首诗情感丰富而层次分明。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传达出一种从容淡泊的生活哲学,令人深思。韦应物的诗风清新脱俗,给人以启迪,颇具唐代文人的气质。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整首诗表达了诗人对世俗名利的淡泊与对自由生活的向往,同时也流露出对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深切思考。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人对世俗名利的态度是:
A. 渴望追求
B. 轻松淡泊
C. 怨恨不已
D. 无所谓
诗中提及的“精舍”代表:
A. 宫殿
B. 书院
C. 田园
D. 隐居之地
诗的最后一句描绘的是:
A. 人生的无奈
B. 自然的美丽
C. 离别的伤感
D. 未来的希望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