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18:42:26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18:42:26
次韵张子华中秋感时
作者:陈著 〔宋代〕
乾坤万里一长吁,
老惫悠悠据槁梧。
未死自惭前死欠,
有生不若此生无。
纵闻新诏开途辙,
难把陈言入范模。
寄语嵩峰子张子,
山林深隐是耆儒。
在这广袤的天地间,我不禁长叹,
虽已年老,却依然倚靠在枯树旁。
我虽未死,却为那些已故的先人感到惭愧,
活着的人,生活不如已死的人。
听闻新政令开启了新的道路,
难以将旧话套用到新的范式中。
我想对嵩峰的张子华说,
深藏山林的人才是真正的高士。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作者介绍
陈著,宋代诗人,生活在一个诗词繁荣的时代,作品多以抒发个人情感和对自然的思考为主,风格清新。
创作背景
本诗创作于中秋时节,诗人感怀人生和时局,表现出对生命的思考与对隐逸生活的向往。
这首诗以中秋为背景,表达了诗人对人生、岁月和隐士生活的深刻思考。首句“乾坤万里一长吁”,不仅展示了诗人对宇宙的敬畏,也传达出对人生的感慨。在这个广阔的天地间,诗人感到孤独和疲惫,似乎在与时间和命运抗争。诗人提到“未死自惭前死欠”,反映了对已故者的敬仰与自愧不如,表现出一种对生活的无奈与惆怅。
在对新政的思考中,诗人意识到即使有改革的机会,旧有的观念和经验依然难以适用新的环境。这种对传统与现代的思考,体现了诗人对社会变迁的敏锐洞察。最后,诗人寄语隐士张子华,表达了他对隐逸生活的向往与钦佩,认为只有在山林深处的人才是真正的智者和高士。整首诗通过深邃的意象和细腻的情感描绘,展现了诗人对人生、对理想的追求与思考。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个人情感的抒发,探讨了生命的意义,表达了对隐士生活的向往,以及对社会变迁的无奈与思考。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长吁”指的是什么?
A. 长时间叹气
B. 长途旅行
C. 长久等待
D. 长期思考
“有生不若此生无”表达了怎样的情感?
A. 对生活的热爱
B. 对死亡的恐惧
C. 对生命的无奈
D. 对未来的期待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推荐书目
这些资料能帮助读者更深入地理解古诗词的美学与内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