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安字典

《拟咏怀诗二十七首 其二》

时间: 2025-04-23 07:31:24

诗句

赭衣居傅岩,垂纶在渭川。

乘舟能上月,飞幰欲扪天。

谁知志不就,空有直如弦。

洛阳苏季子,连衡遂不连。

既无六国印,翻思二顷田。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3 07:31:24

原文展示:

赭衣居傅岩,垂纶在渭川。
乘舟能上月,飞幰欲扪天。
谁知志不就,空有直如弦。
洛阳苏季子,连衡遂不连。
既无六国印,翻思二顷田。


白话文翻译:

身着赭色衣服的人住在傅岩,垂钓于渭川。
乘舟可以登上月亮,驾驭马匹欲触摸天际。
谁知我的志向未能实现,只有空有一根笔直如弦的理想。
洛阳的苏季子,虽然连接了星辰却无法相交。
既没有六国的印章,反而思念那二顷的田地。


注释:

  • 赭衣:赭色衣服,古时常用的颜色。
  • 傅岩:地名,传说中有隐士居住的地方。
  • 垂纶:指垂钓,渔猎活动。
  • 渭川:指渭河,流经陕西的河流。
  • 乘舟:乘坐船只。
  • 飞幰:指驾驭马匹,幰为马鞭。
  • 志不就:理想未能实现。
  • 直如弦:比喻理想的坚定。
  • 苏季子:指洛阳的苏氏家族,传说中有星辰之连结。
  • 六国印:指六国的权力象征。
  • 二顷田:指二顷的土地,表示对平淡生活的向往。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庾信(约513年-约581年),字子山,号元之,是南北朝时期的诗人,文学家,出身于山西。庾信以诗歌、散文著称,尤其擅长五言绝句和古体诗。他的作品多描写人生的无常、理想的追求和对历史的反思,风格清新而深刻。

创作背景:

《拟咏怀诗二十七首》是庾信在晚年时期所作,反映了他对人生理想与现实困境的感慨,以及对个人命运的思索。此诗创作背景与当时的社会动荡和个人遭遇密切相关,表达了庾信对理想未能实现的惋惜。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描绘诗人内心的失落感,展现了庾信对理想与现实之间矛盾的深刻理解。开头两句,诗人以“赭衣居傅岩,垂纶在渭川”引入,描绘了一幅隐士垂钓的宁静画面,似乎暗示着对隐逸生活的向往。然而,随着诗句的发展,诗人却向读者展示了他理想未能实现的痛苦。“乘舟能上月,飞幰欲扪天”是诗人崇高理想的生动比喻,表现了他渴望追求更高目标的雄心。接下来的“谁知志不就,空有直如弦”则转入现实的无奈与失落,直如弦的理想却因现实的阻隔而无法实现。

诗的最后两句“既无六国印,翻思二顷田”则表达了对物质生活的追求与精神理想的对比,诗人虽无权势(六国印),却仍然念念不忘那小小的田地,显示出他对生活的无奈与冷静的思考。整首诗在忧伤中带有一丝清醒,深刻而富有哲理。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赭衣居傅岩:描述隐士的形象,赭衣象征着简朴与隐逸。
  2. 垂纶在渭川:展现了宁静与自然的和谐,渭川是诗人寄情之地。
  3. 乘舟能上月:表现理想的宏大与追求的高远。
  4. 飞幰欲扪天:传达出诗人渴望突破现实桎梏的情感。
  5. 谁知志不就:转折引入,感叹理想未能实现。
  6. 空有直如弦:强调理想的坚定,却无所寄托。
  7. 洛阳苏季子:引入典故,说明理想的孤独。
  8. 连衡遂不连:表达理想与现实的脱节。
  9. 既无六国印:权力的象征,反映出无奈的现实。
  10. 翻思二顷田:表达对平凡生活的向往,反映出内心的平静。

修辞手法:

  • 比喻:如“乘舟能上月”与“飞幰欲扪天”,运用夸张手法,表达理想的宏伟。
  • 对仗:全诗在对仗上有较好的表现,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 典故:引用历史典故增加了诗的深度与内涵。

主题思想:

整首诗歌表现了诗人对理想追求的执着,以及对现实无奈的深刻反思。在对比中,展现出对平凡生活的珍惜,表达出一种超越现实的精神追求和内心的宁静。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赭衣:象征隐逸与清淡的生活。
  • 渭川:自然的象征,寄托诗人对自由与宁静的向往。
  • :象征理想与追求的高远。
  • :象征坚定的理想与目标。
  • 六国印:象征权力与地位。
  • 二顷田:象征平凡生活的安宁与满足。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赭衣”指的是什么颜色的衣服?

    • A. 红色
    • B. 白色
    • C. 赭色
    • D. 蓝色
  2. 诗人在哪条河流上垂钓?

    • A. 黄河
    • B. 渭川
    • C. 长江
    • D. 赣江
  3. 诗中提到的“六国印”象征着什么?

    • A. 财富
    • B. 权力
    • C. 文化
    • D. 人情

答案:

  1. C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白的《将进酒》
  • 杜甫的《月夜忆舍弟》
  • 王维的《送元二使安西》

诗词对比:

与李白的《将进酒》相比,庾信的诗更侧重于内心的无奈与理想的追求,而李白则表现出豪放与洒脱的饮酒情怀。两者都反映了对理想的追求,但情感基调有所不同。


参考资料:

  • 《庾信诗文集》
  • 《南北朝诗歌研究》
  • 《古诗词鉴赏指南》

相关查询

赠罗赤脚 赞喻弥陀掩遗骸 诗一首 诗一首 李伯纪丞相挽诗二首 过严子陵钓台二首 过严子陵钓台二首 登道观 朝阳岩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根椽片瓦 气密舱 龜字旁的字 春风风人 糊里糊涂 事同虚设 中画 珠绕翠围 柔日 辰字旁的字 女字旁的字 矛字旁的字 车字旁的字 惊叹不已 锯床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