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11 15:31:45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11 15:31:45
和石末公种棘用胡元望韵
作者:刘基
力役困年侵,种棘代遮逻。
豫防苟无失,有地孰敢唾。
风条曲抽乙,雨叶细垂个。
是时春载阳,土脉如膏和。
分强督艺植,勤惰各有课。
挥锄绿烟披,转石苍藓破。
稍看萌蘖长,渐睹根株大。
结荫冒长堤,开花映高座。
猿公不敢窥,貉子那得过。
慨慕陶公言,罔俾分阴蹉。
全诗翻译:
为劳作而困扰多年的我,种植荆棘来遮挡外面的窥探。
只要小心谨慎,谁敢对这片土地轻视呢?
在风中树枝弯曲,雨中树叶细长垂下。
此时春天的阳光普照,土壤湿润如膏。
分工明确,勤劳与懒惰各有自己的任务。
挥动锄头,绿烟升起,翻动石头,苍苔被破除。
稍微观察嫩芽的生长,渐渐看到根株的茁壮。
荫蔽下的长堤上,花朵映衬着高高的座位。
猿猴不敢窥探,浣熊又怎能靠近?
我感慨陶渊明所说,绝不要让阴影错过。
作者介绍:
刘基(1311年-1375年),字伯温,号季高,明朝初年著名的诗人、政治家和军事家。他以其深厚的文化底蕴和对社会的关怀著称,作品多涉及自然、田园和人生哲理。
创作背景:
这首诗创作于明初,可能是刘基在田园生活中对自给自足、隐逸生活的反思和赞美,表达了对自然的热爱与对生活的感悟。
这首诗的整体结构严谨,语言简练,蕴涵着深厚的哲理。诗人在描绘种植荆棘的过程中,不仅表达了对自然的热爱,也流露出对田园生活的向往。通过生动的描写,诗人呈现了春天的气息,生机勃勃的景象和辛勤劳动的对比,反映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
诗中通过荆棘的种植,传递出一种防护的意识,象征着对生活中困难与困扰的抵御。诗人在描写自然景象时,运用了细腻的观察和丰富的感情,使得每个意象都生动鲜明,仿佛可以感受到春风细雨的气息。这种对自然的细致描写,不仅展现了诗人的艺术才能,也反映了对生活的热爱和执着。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对田园生活的理想化追求,强调了勤劳与自然和谐共存的主题,展现了诗人对隐逸生活的感慨和对自然的敬仰。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人通过种植什么植物来遮挡外面的窥探?
A. 荆棘
B. 玫瑰
C. 柳树
D. 松树
诗中提到的“陶公”指的是哪位历史人物?
A. 陶渊明
B. 陶侃
C. 陶弘景
D. 陶渊明的朋友
诗中提到的“勤惰各有课”是指什么?
A. 努力与懒惰各有各的结果。
B. 所有人都有任务。
C. 只有勤奋的人才有收获。
D. 懒惰的人没有工作。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