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7 00:49:31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00:49:31
秋清众籁寂,华月耿遥夜。
玉琴奏瑶席,逸响发高榭。
微微风入林,稍稍泉出罅。
关关黄鸟春,嘒嘒玄蝉夏。
幽忧北酆语,赫怒西楚咤。
初疑广寒府,和銮起仙驾。
忽惊龙腾霄,雷电劈太华。
凄凉汉宫女,万里异国嫁。
逍遥商山老,芝歌意闲暇。
斯须变暄凉,要妙夺造化。
终焉返淳朴,瑚琏在缫藉。
郑卫失其淫,仪秦失其诈。
虎狼失其攫,乌鸢失其嚇。
大音信希声,馀美甘如蔗。
持此涤尘心,永与筝笛谢。
在这个清秋的夜晚,四周静谧,只有清风和明月相伴。玉琴在瑶席上轻轻弹奏,悠扬的音响在高雅的楼阁中回荡。微风轻轻拂过树林,泉水从石缝中汩汩流出。春天的黄鸟在鸣叫,夏天的蝉在啼叫。北方的幽幽忧虑,西方的愤怒咆哮,似乎在向我倾诉。起初我以为是在广寒宫中,仙女的车驾正在和谐地驶来。忽然间,惊雷震撼天际,电光划破了太华山。汉宫的女子孤独而凄凉,远嫁他乡,心中满是哀愁。逍遥的老者在商山吟唱,意态悠闲自得。时光转瞬即逝,温暖与寒冷交替,真理与造化在此交融。最终回归到淳朴的本性,琼瑶在缫丝中闪耀。郑卫的淫荡已失,仪秦的诡诈亦已消逝。虎狼再也无法捕掠,乌鸢也失去了恐吓的能力。大音稀少,余音如甘蔗般甜美。持有这份清净的心灵,永远与琴笛道别。
作者介绍:刘基(1311-1375),字伯温,号白沙,元代末年著名的文学家和政治家。他擅长诗文,尤其以词和散文见长,其作品风格清新脱俗,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蕴。
创作背景:这首诗写于元代,正值社会动荡、民生困苦之际,诗人在秋夜静谧的环境中,感受到自然的美和人生的无常,以此表达对生活的思考和对理想境界的追求。
这首诗在形式上运用了排比和对仗,展现了诗人高超的语言艺术。诗的开篇描绘了秋夜的宁静与清澈,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的敏锐观察力和对生活的深刻感悟。随着琴声的悠扬,诗人逐渐引入了春夏秋冬的变化,表现出人与自然、时间的关系。诗中多次提到的“黄鸟”和“玄蝉”,既是对四季更替的描绘,也是对人生起伏的隐喻。
在后半部分,诗人通过对历史和神话的引用,表达了对人性与社会的思考。特别是“汉宫女”的孤独与“逍遥商山老”的自在形成鲜明对比,反映了人们在不同境遇中的选择与追求。诗的最后,强调了“持此涤尘心”的重要性,表明诗人希望通过音乐与自然的交融,洗净心灵,追求内心的宁静。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该诗运用比喻、拟人、对仗等修辞手法,诗句之美在于音韵的和谐与意象的鲜明,增强了诗的表现力。
主题思想:整首诗通过描绘秋夜的宁静,表达了诗人对自然与人生的思考,追求内心的宁静与自在,反映了一种对理想境界的向往。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玉琴”象征什么?
诗中提到的“关关黄鸟春”主要描绘了什么季节的景象?
“忽惊龙腾霄”中的“龙”象征什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李白的《静夜思》与刘基的《秋夜听冷恊律弹琴》同样描绘了夜晚的景象,但李白更多的是对故乡的思念,而刘基则是在秋夜中反思人生与理想,两者在情感基调上存在较大差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