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安字典

《蜡梅一首赠赵景贶(〔一题:次履常蜡梅韵。》

时间: 2025-05-08 05:47:45

诗句

天工点酥作梅花,此有蜡梅禅老家。

蜜蜂采花作黄蜡,取蜡为花亦其物。

天工变化谁得知,我亦儿嬉作小诗。

君不见万松岭上黄千叶,玉蕊檀心两奇绝。

醉中不觉度千山,夜闻梅香失醉眠。

归来却梦寻花去,梦里花仙觅奇句。

此间风物属诗人,我老不饮当付君。

君行适吴我适越,笑指西湖作衣钵。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8 05:47:45

原文展示:

《蜡梅一首赠赵景贶》
苏轼

天工点酥作梅花,
此有蜡梅禅老家。
蜜蜂采花作黄蜡,
取蜡为花亦其物。
天工变化谁得知,
我亦儿嬉作小诗。
君不见万松岭上黄千叶,
玉蕊檀心两奇绝。
醉中不觉度千山,
夜闻梅香失醉眠。
归来却梦寻花去,
梦里花仙觅奇句。
此间风物属诗人,
我老不饮当付君。
君行适吴我适越,
笑指西湖作衣钵。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绘了蜡梅的美丽与香气,借此表达了作者对自然的热爱以及对友人的深情厚谊。诗中提到蜡梅的形成过程,感叹自然之工巧,认为人们对自然的理解是有限的。诗人在醉酒时游山玩水,夜晚被梅花的香气唤醒,梦中又回到了蜡梅的世界,表现了对美好事物的追寻。最后,诗人把自己的感悟和酒意都寄托给友人,表达了对友情的珍视。

注释:

  • 蜡梅:一种梅花的变种,花色金黄,香气浓郁。
  • 天工:指自然的巧妙,意指自然的创造力。
  • 黄蜡:此处比喻蜜蜂采集花蜜后所制成的蜡。
  • 玉蕊檀心:形容蜡梅花的色泽与质感,表示其奇特之美。
  • 衣钵:指的是传承的道理或技艺。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苏轼(1037-1101),字子瞻,号东坡,宋代著名的文学家、书法家、画家。他的作品涵盖诗、词、文、赋等多个领域,以其豪放、豁达的个性和深厚的文化底蕴而闻名。
创作背景:此首诗写于宋神宗时期,生活环境较为复杂,苏轼因政治原因屡遭贬谪,但其诗歌创作越发成熟,常通过自然描绘抒发个人情感。

诗歌鉴赏:

苏轼的《蜡梅一首赠赵景贶》是一首饱含自然情趣与友人情谊的作品。诗中开头几句通过“天工点酥”形象地描绘了蜡梅的生长环境,展现了大自然的神奇与美丽。诗人用“蜜蜂采花作黄蜡”暗示了蜡梅的独特之处,表达了对这朵花的赞美与欣赏。接下来的“天工变化谁得知”则展现了人对自然的敬畏与无知,同时也反映了诗人对于自然美的思考与感悟。
在后面的描写中,“醉中不觉度千山”与“夜闻梅香失醉眠”形成鲜明对比,前者表达了诗人在醉酒中无忧无虑的状态,后者则是由于蜡梅香气的诱惑而失去醉意,显示出蜡梅的魅力。最后一段,诗人把自己的思考、感悟与酒意都寄托于友人,突显了诗人对友情的珍视与抒发。整首诗不仅展现了蜡梅的美丽,也彰显了诗人与友人间深厚的情谊,情景交融,意境深远。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天工点酥作梅花:描绘蜡梅花的美丽,强调自然的巧妙。
  2. 此有蜡梅禅老家:蜡梅的生长地,传达出诗人对这地方的亲切感。
  3. 蜜蜂采花作黄蜡:蜜蜂的努力与蜡梅的香甜相结合,形成生动的意象。
  4. 取蜡为花亦其物:蜡梅的花与蜜蜂所制的蜡相互关联,形成和谐的自然图景。
  5. 天工变化谁得知:对自然变化的敬畏与对人类知识的谦逊。
  6. 我亦儿嬉作小诗:表达诗人玩乐于其中,随性而作。
  7. 君不见万松岭上黄千叶:引入自然景象,进一步渲染蜡梅的美。
  8. 玉蕊檀心两奇绝:强调蜡梅的珍贵与独特。
  9. 醉中不觉度千山:描绘醉酒时的无忧状态。
  10. 夜闻梅香失醉眠:蜡梅香气的强烈影响。
  11. 归来却梦寻花去:梦中对蜡梅的渴望与追寻。
  12. 梦里花仙觅奇句:在梦中与花仙交流,寻求灵感。
  13. 此间风物属诗人:自然与诗人之间的紧密联系。
  14. 我老不饮当付君:将自己的感悟与酒意赠予友人。
  15. 君行适吴我适越:友人前往吴地,诗人则向越地。
  16. 笑指西湖作衣钵:以西湖为道理的象征,寄托对友情的美好期待。

修辞手法

  • 比喻:如“天工点酥”形容蜡梅的美丽。
  • 拟人:将蜡梅与蜜蜂的关系形象化。
  • 对仗:整首诗结构严谨,对仗工整,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蜡梅的描绘,表达了自然的美丽与生命的哲理,体现了诗人与友人之间深厚的情谊,传达出对生活、自然的热爱,以及对友情的珍视。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1. 蜡梅:象征着生命的坚韧与美好。
  2. 蜜蜂:代表勤劳与自然的和谐。
  3. :象征追求与理想的渴望。
  4. 西湖:象征着理想与美好,寄托情感。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蜡梅有什么特点?

    • A. 香气浓郁
    • B. 颜色鲜艳
    • C. 生命力强
    • D. 以上皆是
    • 答案:D
  2. 诗人将自己的酒意寄托于谁?

    • A. 自己
    • B. 友人
    • C. 自然
    • D. 蜡梅
    • 答案:B
  3. 诗中提到的“万松岭”指的是什么?

    • A. 山脉
    • B. 风景区
    • C. 蜡梅生长的地方
    • D. 友人居住的地方
    • 答案:C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清照的《如梦令》
  • 王维的《山居秋暝》

诗词对比

  • 苏轼的《蜡梅一首》与王维的《山居秋暝》都表现了对自然的热爱,但苏轼更加强调人与自然的互动,而王维则偏向静谧的自然之美。

参考资料:

  • 《苏轼诗文选》
  • 《宋代文学研究》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

相关诗句

相关查询

春日朝罢呈台中寮友 客有自渠州来说常谏议使君故事,怅然成咏 登郡前山 斋中咏怀 永宁里小园与沈校书接近,怅然题寄 偶题寄独孤使君 题松江馆 酬卢司门晚夏过永宁里弊居林亭见寄 晚夏郡中卧疾 雨中寒食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片字旁的字 缺吃少穿 走马到任 少字头汉字大全及解释_汉字偏旁学习 良莠不齐 单人旁的字 田驺 辈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包含刊的词语有哪些 函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繁体字16画常用字汇总_繁体字16画汉字详解 包含绵的词语有哪些 聪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衡门深巷 挨肩叠背 免坐 大而无当 诛求无已 阜字旁的字 鱼字旁的字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