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安字典

《韩干马》

时间: 2025-05-11 09:23:56

诗句

少陵翰墨无形画,韩干丹青不语诗。

此画此诗真已矣,人间驽骥漫争驰。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11 09:23:56

原文展示:

少陵翰墨无形画,
韩干丹青不语诗。
此画此诗真已矣,
人间驽骥漫争驰。

白话文翻译:

少陵的书法如同无形的画作,
韩干的画作却无言地表达着诗意。
这幅画和这首诗都是真实的,
而人间的劣马却纷纷争相奔跑。

注释:

  • 少陵:指王羲之,号少陵,著名书法家,代表作《兰亭集序》。
  • 翰墨:指书法或绘画艺术。
  • 韩干:指韩愈或韩干,常与画作联系在一起,具体指代不明。
  • 丹青:指绘画,尤其是指工笔画。
  • 驽骥:驽马与骏马的对比,这里指能力较差的马。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苏轼(1037-1101),字子瞻,号东坡,北宋著名文学家、书法家、画家。他的作品风格多样,擅长诗、词、文,并在诗词中表现出深厚的哲理和对人生的思考。

创作背景:此诗写于苏轼的晚年,反映了他对艺术的思考以及对当时社会现象的感慨。诗中提到的书法与绘画艺术,显示了苏轼对传统文化的尊重与向往。

诗歌鉴赏:

《韩干马》是一首短小精悍的诗作,通过对书画艺术的比较,引发了对才华与努力之间关系的深思。诗的开头提及王羲之的书法,强调了其如同“无形画”的艺术魅力,体现出书法的灵动与空灵之美。而韩干的画作则以“丹青”形式存在,尽管无言,却蕴含了深厚的诗意,显示出绘画的表现力和内涵。接下来的两句,诗人以“此画此诗真已矣”来强调这两种艺术的真实性,这种真实是超越了单纯技巧的层面,反映出一种人类共同的精神追求。

最后一句“人间驽骥漫争驰”,则是对当下社会的感慨,劣马奔跑而争先,暗指社会上虽然有许多平庸之辈,但真正的艺术和才华往往不被认可或被忽视。整首诗在简短的字句中蕴含着对传统文化的敬仰及对当代社会现象的反思,深刻而富有哲理。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 少陵翰墨无形画:王羲之的书法如同无形的画作,强调其艺术的无形之美。
    • 韩干丹青不语诗:韩干的画作虽无言,却能传达诗意,展现出绘画的深邃。
    • 此画此诗真已矣:这幅画和这首诗都是实实在在的艺术,真实而动人。
    • 人间驽骥漫争驰:劣马在世上争相奔跑,暗指平庸者的无所作为与喧嚣。
  • 修辞手法

    • 比喻:将书法比作无形的画,强调其艺术性。
    • 对仗:诗句结构工整,形成了美的韵律感。
  • 主题思想:整首诗体现了对艺术的赞美与对世俗的批判,揭示了真正的才华往往被忽视,更多的是平庸的无谓争斗。

意象分析:

  • 翰墨:象征书法艺术的精髓与灵动。
  • 丹青:象征绘画的美与深邃。
  • 驽骥:象征社会上平庸与无能之辈,形成对比。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少陵指的是哪位书法家?

    • A. 王羲之
    • B. 颜真卿
    • C. 苏轼
  2. 韩干的画作有什么特点?

    • A. 形式多样
    • B. 无言却富有诗意
    • C. 只画风景
  3. 诗中提到的“驽骥”指的是什么?

    • A. 优秀的马
    • B. 劣马,象征平庸者
    • C. 传奇的马

答案

  1. A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羲之的《兰亭集序》
  • 杜甫的《春望》

诗词对比

  • 苏轼的《韩干马》与王维的《鹿柴》,均探讨了自然与艺术的关系,但前者更侧重于人对艺术的理解与反思,而后者则强调自然的宁静与诗意。

参考资料:

  • 《苏轼诗集》
  • 《中国书法艺术》
  • 《宋代文学史》

相关查询

子夜歌 子夜歌四首 其三 子夜歌四首 其二 子夜歌四首 其一 子夜歌 其八 子夜歌 其七 子夜歌 其六 子夜歌 其五 子夜歌 其四 子夜歌 其三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香字旁的字 量能授器 诽谤 饮开头的成语 百岁之后 反犬旁的字 建之底的字 曰字旁的字 比闾 无路请缨 脊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革字旁的字 第四个字是事的成语大全_含事字的四字成语解析 无底洞 恳祷 憸柔 旗布星峙 于济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