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03:09:01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03:09:01
忆少年 秋日登保安寺佛阁
作者: 陈维崧 〔清代〕
半村红蓼,半村乌桕,半村黄叶。
寺楼偏作势,欲斜穿山胁。
槛外霜枫眠正贴,被西风陡添鳞鬣。
阁中僧夜语,有猿吟相接。
这首诗描绘了秋日的美丽景色,诗人站在保安寺的佛阁上,向远处望去:半个村庄被红色的蓼草、乌桕树和黄叶环绕。寺楼的姿态似乎要倾斜着穿过山间。窗外的霜枫正静静地躺着,被西风吹得沙沙作响。阁楼中,僧人夜里低声交谈,偶尔传来猿声的回应。
陈维崧(约1640-1700),字德懋,号梦阮,晚号维崧,清代诗人,擅长诗词和散文。他的诗风清新婉约,常以自然景物为题材,表达个人情感和哲理。
此诗创作于秋季,正值诗人对往昔少年时光的怀念之际。保安寺作为一个宁静的地方,让诗人得以沉思和回忆。
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秋日的宁静与美丽。诗人以“半村红蓼,半村乌桕,半村黄叶”开篇,浓缩了秋天的色彩与气氛,给人一种生动的视觉感受。接着,诗人描绘寺楼的姿态,暗示出一种不安与动感,给静谧的环境增添了一丝活力。
“槛外霜枫眠正贴,被西风陡添鳞鬣”一句,运用拟人的手法,将枫树的静谧和西风的侵袭结合在一起,描绘了秋日的寒意和生命的脆弱。最后一句“阁中僧夜语,有猿吟相接”,则将人声与自然声融为一体,渲染出一种孤独而又和谐的氛围。
整首诗在简约中蕴含深刻的情感,既表达了对自然的热爱,也流露出对过往青春的怀念,展现了诗人内心的复杂情感。
“半村红蓼,半村乌桕,半村黄叶。”
描绘了秋天的农村景象,色彩斑斓,充满生机。
“寺楼偏作势,欲斜穿山胁。”
寺庙的建筑感受到山势的影响,似乎要倾斜而出,增添了动感。
“槛外霜枫眠正贴,被西风陡添鳞鬣。”
描绘霜打的枫树,结合西风的影响,表现出秋日的寒冷。
“阁中僧夜语,有猿吟相接。”
通过人声与自然声音的交织,渲染出宁静而孤独的氛围。
整首诗通过描绘秋天的景色,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青春岁月的怀念,展现了一种淡淡的忧伤和宁静。
诗中提到的“半村红蓼”指的是什么颜色的植物?
A. 绿色
B. 黄色
C. 红色
D. 蓝色
“阁中僧夜语”中的“夜语”指的是什么?
A. 僧人白天的谈话
B. 僧人夜间的交谈
C. 僧人的祈祷
D. 僧人的唱歌
诗中提到的“猿吟”主要表现了什么情感?
A. 欢乐
B. 孤独
C. 愤怒
D. 安宁
答案:1.C 2.B 3.B
对比陈维崧的《忆少年 秋日登保安寺佛阁》和王维的《山居秋暝》,两者都描绘了自然美景,但陈维崧更着重于秋日的色彩与情感的复杂,而王维则表现出一种超脱与宁静的心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