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03:59:52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03:59:52
情含秋气,行违世俗,居邻幽宅。遗骸灰烬,况丛残书册。路到山阳思旧迹。泪沾襟未须邻笛。谈谐尚如昨,已重泉人隔。
这首诗表达了在秋天的氛围中,诗人感受到一种孤独与世俗的隔绝。他住在幽静的住所里,周围的环境显得格外凄凉,遗留下来的只有残存的书籍和灰烬。走到山阳时,思念往昔的痕迹,心中不禁涌上泪水,沾湿了衣襟。即使和友人谈笑风生,往日的情谊似乎依然存在,但人与人之间的距离却已如泉水般遥远。
作者介绍:汪东是清代著名的诗人,生于一个文化氛围浓厚的家庭,早年受到良好的教育。他的诗词风格多变,既有豪放也有细腻,常常反映出个人的情感体验和对社会的思考。
创作背景:此诗写于诗人晚年,受到了时代变迁和个人遭遇的影响。陈蒙庵可能是诗人失去的朋友或师长,诗人通过对往昔的回忆,表达了对逝去时光和人际关系的感慨。
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情感描写,展现了诗人对逝去岁月的深切怀念与悲伤。在秋天这个象征凋零和孤独的季节,诗人深感人世间的无常与冷漠,个人的情感与世俗的纷扰形成鲜明的对比。诗中“遗骸灰烬”不仅仅是对逝者的追忆,更多地反映了诗人对生命的思考和对友谊的珍视。即便是与友人谈笑,心中那份隔阂和孤独感依然未减。在这样的情境下,诗人通过细腻的情感描写,让读者感受到一种深沉的哀愁和对往昔美好时光的向往。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整首诗通过对秋天的描绘,表达了对逝去友谊和时光的怀念,抒发了诗人内心深处的孤独和对生命的思考。
诗词测试:
诗中“情含秋气”这句话主要表达了什么? A. 诗人对春天的向往 B. 诗人内心的忧伤 C. 诗人对世俗的反感
“泪沾襟未须邻笛”中的“邻笛”可以理解为: A. 友人的陪伴 B. 生活的乐趣 C. 逝去的时光
诗的主题主要是: A. 对春天的赞美 B. 对友谊和逝去的怀念 C. 对世俗生活的追求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