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8 16:04:04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8 16:04:04
前贤眼力到,占得此名区。
荒径百年树,虚堂三面湖。
檐阴来钓艇,花外起晴凫。
借问园中叟,主人曾到无。
前代的贤人眼光独到,能够占据这个美丽的地方。
这里的荒径旁有百年老树,空荡的厅堂三面环湖。
在檐下阴影中,有渔船在钓鱼,阳光洒在花外,野鸭正翩翩起舞。
我想问园中的老人,主人曾经来过这里吗?
诗中并未涉及特定的历史典故,但提到的“前贤”可以引申为对古代文人雅士的崇敬之情,表达了对古代文化和美好生活的向往。
陈著,宋代诗人,生平事迹不详,但其作品常展现出对自然景观的独特观察与感悟,风格清新自然,富有情趣。
该诗创作于陈著游览越中时,反映了他对自然景观的热爱和对古人智慧的追慕,对园中美景的细致描写体现了他对生活的热情和对美的向往。
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一个优美的园林景致,通过对环境的描写,传达出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文明的思考。首句“前贤眼力到”,点出这里的特殊之处,似乎在赞美古人的智慧与审美。接下来的描写中,诗人通过“荒径百年树”与“虚堂三面湖”的对比,展现了时间的流逝与自然的永恒。诗中“檐阴来钓艇”和“花外起晴凫”两句,生动地描绘出一个宁静而富有生机的场景。最后一句“借问园中叟,主人曾到无”,则引发了对人情的思考,仿佛在询问这片美好背后的人和事,给人以回味。
整首诗通过自然景观的描绘,传达出一种淡然自适的生活态度,以及对古人智慧的敬仰,体现了宋代文人对自然与生活的深刻理解与热爱。
整首诗表达了对自然景色的赞美和对古代智慧的敬仰,通过对园林景致的描绘,反映了诗人内心的宁静与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诗中的“前贤眼力到”指的是谁?
A. 古代文人
B. 现代人
C. 自然
D. 诗人自己
“荒径百年树”中“百年”主要表达了什么?
A. 古老与沧桑
B. 新鲜与活力
C. 繁茂与生长
D. 现代与科技
诗中提到的“主人”指的是谁?
A. 老人
B. 诗人
C. 古代贤人
D. 诗人的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