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安字典

《惜琼花·汀苹白》

时间: 2025-05-24 03:03:27

诗句

汀苹白。

苕水碧。

每逢花驻乐,随处欢席。

别时携手看春色。

萤火而今,飞破秋夕。

旱河流,如带窄。

任身轻似叶,何计归得。

断云孤鹜青山极。

楼上徘徊,无尽相忆。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24 03:03:27

原文展示

惜琼花·汀苹白
作者:张先 〔宋代〕

汀苹白。苕水碧。
每逢花驻乐,随处欢席。
别时携手看春色。
萤火而今,飞破秋夕。
旱河流,如带窄。
任身轻似叶,何计归得。
断云孤鹜青山极。
楼上徘徊,无尽相忆。


白话文翻译

白色的苹草在水边摇曳,清澈的苕水映衬着碧绿的景色。每当花儿盛开的时节,我们欢聚一堂,随处都充满了欢乐的气氛。分别时,我们手牵手一起欣赏春日的美丽。如今萤火虫在秋夕的夜空中飞舞,打破了宁静的夜晚。干枯的河流如同狭窄的带子流淌,任凭我轻盈得如同树叶,怎能计算归期。断断的云影和孤独的鸿雁飞向青山的尽头。我在楼上徘徊,思念无尽。


注释

  • 汀苹:水边的苹草。
  • 苕水:指的是清澈的水流。
  • 花驻:花盛开的时节。
  • 欢席:欢乐的聚会。
  • 萤火:指萤火虫。
  • 秋夕:秋天的夜晚。
  • 旱河:干枯的河流。
  • 断云孤鹜:孤零零的云和鸿雁,象征孤独和思念。
  • 徘徊:徘徊不去,形容思念的心情。

典故解析

  • 萤火虫:古人认为萤火虫是秋天的象征,常用于表达思念和孤独。
  • 青山:常用来象征遥远的归宿,或是心灵的寄托。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张先(约1043-1106),字子容,号千里,宋代词人,以其清新婉约的词风著称。生于南宋初年,曾任职于地方,生活经历丰富。他的词多描绘自然景色和人情冷暖,情感真挚。

创作背景

这首词创作于张先晚年,可能是在经历了离别与思念的情感后而作。词中描绘了春日的欢聚和秋日的孤独,反映了他对人生无常的感慨。


诗歌鉴赏

《惜琼花·汀苹白》是一首抒情词,通过描绘自然景色与个人情感的结合,展现了诗人内心深处的孤独和思念。开篇的“汀苹白,苕水碧”便呈现了一幅清丽的自然画面,象征着青春的美好与短暂。接着,诗人通过“每逢花驻乐,随处欢席”表达了与爱人春日相聚的欢乐,然而这种欢乐却是短暂的,随着“别时携手看春色”的离别而显得格外凄凉。

诗人将萤火虫与秋夕相结合,意在传达秋天的寂寥与思念之情,暗示着时间的流逝和生命的无常。最后,“断云孤鹜青山极”意象的使用,强化了孤独与思念的主题,表现出对逝去时光的追忆与无奈。

整首词情景交融,既有对美好时光的珍惜,又有对孤独的深刻体悟,展现了张先高超的艺术技巧与深邃的情感世界。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汀苹白。苕水碧。
    描绘水边白色的苹草和清澈的水流,展现自然的美丽。

  2. 每逢花驻乐,随处欢席。
    描绘春日花开的场景,表达欢乐的聚会。

  3. 别时携手看春色。
    离别时携手欣赏春天的美,渗透了深厚的情感。

  4. 萤火而今,飞破秋夕。
    萤火虫在秋天的夜空中飞舞,打破了宁静,暗示孤独的情绪。

  5. 旱河流,如带窄。
    形象地描绘干枯的河流如同狭窄的带子,增添了一种无奈感。

  6. 任身轻似叶,何计归得。
    纵然身轻如叶,归期却无从计算,表现出对归属感的渴望。

  7. 断云孤鹜青山极。
    孤独的云和鸿雁飞向青山的尽头,象征着孤独的旅程。

  8. 楼上徘徊,无尽相忆。
    在楼上徘徊,思念无尽,传达了深切的思念之情。

修辞手法

  • 比喻:用“轻似叶”比喻自己的轻盈,而无归期。
  • 拟人:萤火虫“飞破”秋夕,给自然赋予生命。
  • 对仗:前后句对称,增强了韵律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词表达了对青春美好时光的怀念与对离别后孤独的思索。诗人通过自然景色的描绘,传达了人生的无常和对爱人的深切思念。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苹花:象征着青春与美好,短暂而易逝。
  • 萤火虫:象征着孤独和思念,暗示秋日的寂静。
  • 青山:象征着归宿和远方的思念。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惜琼花·汀苹白》的作者是?
    A) 李白
    B) 张先
    C) 苏轼
    D) 杜甫

  2. 诗中提到的“萤火”象征着什么?
    A) 欢乐
    B) 思念与孤独
    C) 自然美
    D) 生命的短暂

  3. “断云孤鹜青山极”中的“孤鹜”指的是什么?
    A) 一种花
    B) 一种鸟
    C) 一种云
    D) 一种水流

答案

  1. B) 张先
  2. B) 思念与孤独
  3. B) 一种鸟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清照《如梦令》:同样表达了对往昔的怀念与思念。
  • 辛弃疾《青玉案·东风夜放花千树》:描绘了春日的繁华与离别的伤感。

诗词对比

  • 张先 vs. 李清照:两位词人都以自然景物表达情感,但张先更显沉郁,李清照则更显柔美和细腻。

参考资料

  • 《宋词三百首》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
  • 《张先词集》

相关搜索

相关查询

书幸 暮秋 冬夜 白鸥 和陈鲁山十诗以孟夏草木长绕屋树扶疏为韵 其四 投梁参政 秋风曲 社肉 雨中卧病有感 雪後苦寒行饶抚道中有感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包含栏的词语有哪些 十字旁的字 夜头 陵堂 4个火念什么字_4个火的汉字解析与拼音学习 生字旁的字 柳影花阴 练冠 持的繁体字怎么写?这份持字繁体详解,助你正确书写汉字_汉字繁体学习 描写夜晚的诗句现代诗_夜晚现代诗精选 鼓字旁的字 绅的拼音及汉字解析_绅的读音与用法详解 俭薄 祸生有胎 包字头的字 丁字旁的字有哪些?带丁的汉字大全 断长补短 頁字旁的字 赫斯之怒 包含喟的词语有哪些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