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6 14:52:03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6 14:52:03
访客南山僧舍
作者:周密 〔宋代〕
入门都是竹,景象自然幽。
爱此千竿碧,因成竟日留。
月移山欲近,云起塔如浮。
烟水秋城暮,疏钟送去舟。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幽静的僧舍环境。走进门,满眼都是竹子,景象自然显得宁静幽雅。我爱这些千竿碧绿的竹子,因此留连忘返,直到日暮。月亮慢慢升高,山似乎近了;云雾缭绕,塔楼似乎在空中漂浮。秋天的傍晚,烟雾弥漫,水面如镜,城市的景色逐渐暗淡,稀疏的钟声送走了船只。
周密,字仲翔,号澹庵,南宋时期著名的诗人、词人和书法家。他的作品多描绘自然景色,情感细腻,风格清新。周密的诗词以其优美的语言和独特的意象而著称,充分展现了宋代文人的情怀与自然的密切关系。
这首诗写于周密访友南山僧舍时,反映了他对宁静自然环境的喜爱,表达了诗人对人生和自然的思考。
《访客南山僧舍》是一首描绘自然景色与宁静生活的诗作,展示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人生的感悟。诗的开头,通过“入门都是竹”展现出幽静的环境,竹子作为自然的象征,给人以清新脱俗的感觉。接着,诗人因竹而留,表现出对这片风景的留恋与珍视。随着月亮的升起,山显得更近,象征着对理想的向往和追求。
后半部分,云雾缭绕的塔楼如同漂浮的幻影,营造出一种梦幻的境界。最后,随着“烟水秋城暮”,诗人把视角转向了更广阔的环境,描绘了秋天黄昏时分的景象,增添了一种淡淡的忧伤。疏钟声送走船只,暗示着时间的流逝和人生的无常,抒发了对人生短暂的感慨。
整首诗构建了一个宁静、和谐而富有诗意的画面,表现出诗人对自然美的向往和对逝去时光的思索,体现了宋代文人特有的闲适与淡泊。
整首诗的主题是对自然的热爱和对人生短暂的感慨。通过描绘幽静的环境,表达了诗人对宁静生活的向往,同时也感叹时间的流逝和生命的无常。
这首诗的作者是谁?
诗中“入门都是竹”表达了什么样的环境?
“月移山欲近”中,山的意象象征了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