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12:03:05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12:03:05
忆秦娥(般涉调)
作者:张先(宋代)
参差竹。吹断相思曲。情不足,西北有楼穷远目。
忆苕溪寒影透清玉。秋雁南飞速。菰草绿。
应下溪头沙上宿。
这首词描绘了竹子参差不齐的景象,吹拂的风声仿佛打断了我对爱情的思念。心中情感依然不足,向西北望去,看到楼台遥远的身影。回忆起苕溪那寒冷的影子透过清澈的水面,秋天的大雁急速南飞,菰草依然绿意盎然。想必是在溪头沙滩上栖息的吧。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作者介绍: 张先,字子同,号双溪,宋代词人,擅长小令,风格清新婉约。他的词常常表达个人的情感与自然景色的结合,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创作背景: 《忆秦娥》是张先在南宋时期创作的一首词,正值社会动荡、士人失意之际,诗人借景抒情,表达了对故土和恋情的怀念,情感深沉。
这首《忆秦娥》通过细腻的描写和生动的意象,展现了诗人内心的思绪和情感。开篇以“参差竹”引入,竹子的错落有致似乎映射出诗人心中复杂的情感状态,既有对往事的缅怀,也有对现实的无奈。接着,“吹断相思曲”勾勒出一种被打断的思念,暗示着情感的脆弱和无常。
接下来的描写中,诗人视线转向西北的楼阁,象征着遥不可及的心愿与理想,折射出对远方的向往与孤独的感受。而“忆苕溪寒影透清玉”,则是通过自然景物的描写,寄托了诗人对过去的怀念与对美好时光的追忆。
最后,秋雁南飞和菰草绿的意象,进一步描绘出一种时令的变化和生命的轮回,既有对离别的叹息,也有对新生的期待。整首词情景交融,情感真挚,展示了诗人深厚的文化修养和独特的艺术风格。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对爱情的思念与失落,同时也融入了对自然景物的细腻观察,传达了作者对生活的深刻感悟和对未来的希冀。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参差竹”指的是什么?
A. 竹子的生长状态
B. 竹子的颜色
C. 竹子的香味
“秋雁南飞”在诗中象征什么?
A. 新生
B. 离别与思念
C. 喜悦
“忆苕溪寒影透清玉”中“寒影”代表什么?
A. 温暖
B. 怀念与孤独
C. 明亮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