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安字典

《木兰花 乙卯吴兴寒食》

时间: 2025-04-26 03:43:57

诗句

龙头舴艋吴儿意。

笋柱秋千游女并。

芳洲拾翠暮忘归,秀野踏青来不定。

行云去后遥山螟。

已放笙歌池院静。

中庭月色正清明,无数杨花过无影。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03:43:57

原文展示:

木兰花 乙卯吴兴寒食
作者: 张先 〔宋代〕

龙头舴艋吴儿意。
笋柱秋千游女并。
芳洲拾翠暮忘归,
秀野踏青来不定。
行云去后遥山螟。
已放笙歌池院静。
中庭月色正清明,
无数杨花过无影。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绘了寒食节期间,吴兴的美丽景象。龙头的小船在水面上摇曳,带着吴儿的欢声笑语;秋千在竹笋支撑下,游玩的姑娘们并肩而立。傍晚时分,芳洲上拾取翠绿的野草,乐而忘返;而在秀丽的野外,游玩的人们则是来去匆匆,无法停留。行云漂浮,远山隐现,似乎也有虫鸣。此时,池院中已传来悠扬的笙歌,显得格外宁静。中庭的月色明亮而清澈,杨花飘落,却无影无踪。

注释:

字词注释:

  • 舴艋:小船,特指龙头形状的小船。
  • 吴儿:指吴地的孩子,带有地方色彩。
  • 笋柱:竹笋做的支柱,用于秋千。
  • 芳洲:指芬芳的洲滩,形容美丽的自然环境。
  • 拾翠:收集绿叶或草,形容春日的活动。
  • 秀野:美丽的野外。
  • 行云:流动的云彩。
  • :这里指虫鸣声,营造出自然的气氛。
  • 笙歌:乐器声,表示欢乐的气氛。
  • 杨花:杨树的花,细小而轻,象征春天的气息。

典故解析: 寒食节是中国传统节日,源于春秋时期,纪念介子推。节日的习俗中禁火、吃冷食,这与诗中描绘的场景相呼应,表现出一种清新自然的氛围。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张先,字公适,号秋水,宋代著名词人,擅长词作,风格清新高雅,情感细腻。其作品多描写自然景色与人情,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

创作背景: 此诗创作于寒食节期间,表现了诗人对自然景色与节日气氛的感悟。寒食节的习俗让人们更亲近自然,诗中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当时的社会风俗与人们的生活状态。

诗歌鉴赏:

这首《木兰花》通过细腻的描绘,展现了寒食节期间吴兴的美丽景象,表现了诗人对春日自然的热爱与对生活的感悟。开篇以“龙头舴艋吴儿意”引入,生动地描绘出小船在水面上轻盈摇曳的景象,唤起读者对春日游玩的愉悦感受。接着通过“笋柱秋千游女并”描绘了姑娘们在秋千上嬉戏的情景,展现了年轻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

从“芳洲拾翠暮忘归”到“秀野踏青来不定”,诗人以轻盈的笔触描绘出游玩者在芳洲与野外间的徘徊,表现出一种自由无拘的生活态度。随后“行云去后遥山螟”将视野扩展到远方,给人一种悠远的感觉,同时也让人感受到自然的宁静与深远。

在最后两句中,“中庭月色正清明,无数杨花过无影”,用月光和杨花描绘出一种淡淡的孤寂与清明的夜空,营造出一种宁静而美丽的氛围。整首诗在轻快的节奏中,渗透出一种淡淡的忧伤与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表达了诗人对自然与生活的深刻理解。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龙头舴艋吴儿意:形象生动地描绘了小船在水中摇曳,传达出吴地儿童的欢快情绪。
  2. 笋柱秋千游女并:通过竹笋支撑的秋千,表现出游玩的女子们的欢乐场景。
  3. 芳洲拾翠暮忘归:傍晚时分,游人沉醉于草木的美丽,忘却了归家。
  4. 秀野踏青来不定:描绘了踏青游玩的不确定性与自由。
  5. 行云去后遥山螟:描绘了远山与漂浮的云朵,营造出一种自然的和谐感。
  6. 已放笙歌池院静:笙歌声响起,表现出院落的宁静。
  7. 中庭月色正清明:月光明亮,营造了一个清澈的夜晚。
  8. 无数杨花过无影:杨花轻盈飘落,似乎在诉说春天的流逝。

修辞手法:

  • 比喻:如“龙头舴艋”,形象地传达了小船的情景。
  • 拟人:如“行云去后”,赋予云彩以动感,增强了自然的活力。
  • 对仗:如“芳洲拾翠”和“秀野踏青”,形成对称的美感,增强了诗的韵律。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现了作者对春天自然美景的赞美与向往,传达了一种轻松愉快、自由自在的生活态度,同时也隐含着对于时光流逝的感慨。诗中自然与人情的交融,使读者感受到一种清新而细腻的情感。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龙头舴艋:象征轻盈与自由,表现了水乡的生活气息。
  • 秋千:象征年轻与活力,展示了生活的乐趣。
  • 芳洲:象征自然的丰饶与美好。
  • 杨花:象征春天的流逝与生命的短暂。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描绘的“龙头舴艋”指的是哪种物品?

    • A. 大船
    • B. 小船
    • C. 渔船
  2. “芳洲拾翠”的意思是什么?

    • A. 收集花朵
    • B. 撿拾绿草
    • C. 采摘水果
  3. 本诗表现的主要节日是什么?

    • A. 端午节
    • B. 中秋节
    • C. 寒食节

答案:

  1. B
  2. B
  3. C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白的《春夜宴桃李园序》
  • 王维的《山居秋暝》

诗词对比:

  • 张先的《木兰花》与李白的《春夜宴桃李园序》,二者都表现了对春天美景的热爱,但张先更侧重于自然与人情的交融,而李白则更注重个人情感的抒发与宴会气氛的渲染。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宋词三百首》
  • 《古典诗词鉴赏指南》
  • 《中国古代诗词研究》

相关搜索

相关查询

瑞鹤仙 瑞鹤仙 上高节度寿 瑞鹤仙 东湖泛舟,取“圆荷浮小叶”分韵得“叶”字,别后感作 瑞鹤仙 春雨 瑞鹤仙 题遐庵梦忆图 瑞鹤仙 其二 嘲博见楼 瑞鹤仙 浣桐归里兼旬复往中江 瑞鹤仙 散步日内瓦公园即景 瑞鹤仙 江城厌旅,再度清明,坐对瓶花,怅然有赋。调夹钟羽一解 瑞鹤仙 壬辰十月朝日感事作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卜字旁的字 二声 包含错的成语 宗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昭如日月 走之旁的字 区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食字旁的字 舔唇咂嘴 杯中蛇影 目指气使 举觞称庆 冬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升荫 麥字旁的字 格其非心 临深履冰 盗边 屮字旁的字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