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4 17:50:58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4 17:50:58
山亭宴慢(中吕宫)
作者:张先 〔宋代〕
宴亭永昼喧箫鼓。
倚青空画阑红柱。
玉莹紫微人,
蔼和气春融日煦。
故宫池馆更楼台,
约风月今宵何处。
湖水动鲜衣,
竞拾翠湖边路。
落花荡漾愁空树。
晓山静数声杜宇。
天意送芳菲,
正黯淡疏烟逗雨。
新欢宁似旧欢长,
此会散几时还聚。
试为挹飞云,
问解寄相思否。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在山亭中欢宴的场景。诗人在明媚的春日中,氛围热闹,乐声悠扬,青空和红柱相映,营造出一个美丽的画面。人们在温暖的阳光下,和气融融,令人感到春天的气息。故宫的池塘和楼台在这夜晚的月色下显得格外迷人,诗人思索着今天的风月会在哪里。湖水轻轻荡漾,佳人们在湖边捡拾翠绿的衣裳,落花随水而去,令诗人感到一丝忧愁。清晨时分,山中安静,只有杜宇的鸣叫声。天意送来了芳香的春天,但此刻却是朦胧的烟雨。新欢的美好难以比拟旧欢的长久,这场聚会又要散去,不知何时才能重聚。诗人呼唤着云彩,试图询问能否寄托相思之情。
作者介绍
张先(约983-1040),字子谦,号白云,宋代词人,擅长填词,尤其以婉约词著称。他的词常常融情于景,情感细腻,富有音乐性。
创作背景
《山亭宴慢》创作于宋代,正值社会繁荣和文化兴盛时期。诗人在春日的宴会中,感受到欢聚的快乐和离别的惆怅,反映了当时人们对生活的热爱和对人际关系的珍视。
《山亭宴慢》通过描绘春日宴会的场景,表达了诗人对美好时光的珍惜和对旧欢的思念。诗中开篇描绘了热闹的宴会场面,乐器声喧闹,气氛欢快,展现出春天的生机与活力。而随着诗意的推进,诗人逐渐转向对时间流逝和离别的感慨,表现出一种淡淡的忧伤。尤其是“新欢宁似旧欢长,此会散几时还聚”一句,深刻地揭示了人与人之间的情感变化与无常,令人感叹。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和深刻的情感,让读者在享受春日美景的同时,也体会到人生的无常与珍惜当下的意义。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诗中运用了比喻和拟人等修辞手法,例如“落花荡漾愁空树”,不仅描绘了自然景象,也表达了诗人的情感。
主题思想
全诗表达了对美好时光的珍惜和对旧情的怀念,呈现出一种温暖而又惆怅的情感基调。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乐器有哪些?
A. 笛 B. 箫 C. 鼓 D. 琵琶
诗人对新欢和旧欢的态度是?
A. 新欢更好 B. 旧欢更好 C. 无所谓 D. 新旧欢并重
诗中的“晓山静数声杜宇”描绘了哪个时段的景象?
A. 傍晚 B. 清晨 C. 正午 D. 黄昏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张先的《山亭宴慢》与李清照的《如梦令》都表现了对春天的热爱和对人际关系的珍视,但张先更侧重于宴会的热闹与离别的惆怅,而李清照则更多地表现了女性的细腻情感和对往事的怀念。